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7大经济学家联合打造CFRSR

2017-06-19 17:35:02  中华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金融外部传染风险、市场和流动性风险以及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

金融危机10年后,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经济、金融市场关联性高度加强。外部经济金融波动对中国经济金融冲击大大加强。反观国内,中国金融风险仍处于高位。近期穆迪还下调了中国信用评级。

当前中国金融风险敞口有多大?6月18日,由东航金融与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出品《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CFRSR)。

报告由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担任总顾问,作者包括前IMF高级经济学家孙涛,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高占军,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望正资本全球对冲基金董事长刘陈杰。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担任《报告》主编。

《报告》引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全球金融稳定地图(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Map)方法论,选择外部传染风险、宏观经济风险、货币和金融条件、风险偏好、市场和流动性风险以及信贷风险六组指标,全面构建了识别描绘和量化评估中国金融风险的体系和模型——中国金融稳定地图(China Financial Stability Map)。

《报告》指出,在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期间,中国的外部传染风险、市场和流动性风险以及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宏观经济风险和信贷风险有所下降,货币和金融条件趋紧。

在逐一排查了债市、房市、汇市等金融风险,而且还把金融市场放到了经济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报告》指出,从金融市场本身来看,增强韧性是强化监管、推动金融改革的方向。此外,更需要跳出局部金融市场的视野,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改革来求真稳定。

债市强震仍在化解中

《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2017》执行摘要指出,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低下、银行不良资产上升—在此背景下,债券市场违约频发、企业杠杆率快速上升。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事实上,2016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已经上演了两轮债市强震。当前债市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风险:

一是信用风险环节,二是,流动性风险环节的突出问题是去杠杆。最后,溢出风险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传染和扩散。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高占军表示,债市是日趋复杂的金融系统的关键一环,包括大固守在内,债券市场体量庞大,彼此之间紧密联结、盘根错节:资管与委外;表内与表外;银行与非银。金融去杠杆的所有机构,都深度参与债市。

高占军给出四点建议。

债市当前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流动性风险、溢出风险等,化解债市风险需要“债务三角”下的长效机制:制度、法律与市场;加强监管协调。打破刚兑,完善违约处置体系。重建流动性提供框架:央行与商行;回购与做市商;货币基金。完善利率体系(DR与利率压制)。

房市泡沫正在形成

2016年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一直延续到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开始明显降温。但是前期房市过热导致的风险仍未散去。

《报告》指出,前期房地产热潮催生了不少风险。从居民买房的贷款杠杆率来看,新增居民中长贷占住宅商品房销售金额的比重,已从2012年的24.9%大幅飙升至2016年的57.3%。这意味着2016年平均首付比例不到一半,甚至明显低于美国2007年的相应比例。

银行角度来看,增量贷款超4成为房地产贷款。存量上,2016年末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6.7万亿,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四分之一。增量上,2016年各项贷款共增加12.6万亿,其中房地产贷款增加5.7万亿元,增量占比达45%。如果考虑银行表外业务,该比例可能更高。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指出,房地产市场或正在形成泡沫。当前时点来看,前期推升的居民和企业杠杆仍高,房价上涨放缓但资产泡沫仍存,短期看应该继续限制投机购房,包括限购限贷等政策,以继续巩固前期调控成果,继续挤泡沫。

“未来应当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的管理,积极灵活地调控土地供应规模,去除无效供给和低效供给,合理规划用地,增加有效供给,从而从供给侧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形成。”姜超说。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