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外媒是这么看的(2)

2017-05-16 17:45:46    国是直通车  参与评论()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预测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将在未来10年内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

泰国华文媒体《星暹日报》刊文称,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亚欧国家迎来了整体复兴的新契机。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包括南部国家陆续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背景下,被称之为“心脏地带”的中亚和东欧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搭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便车。

“越来越多的火车正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门户城市阿拉山口驶向西方”。《华尔街日报》说,“在这个空旷的沙漠地区,长途贸易是主要的生命线”,“火车装载着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配件开往汉堡、华沙和鹿特丹等欧洲城市,回来时装着跑车、婴儿食品和苏格兰威士忌”,“近年来,随着列车的提速,中国开往欧洲的班列已经有3700列,其中几乎一半于2016年开通。中国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开通5000列。”

“曾经有人怀疑这种做法的可行性”,报道称,“但现在这种势头已无可争辩”。

接受该报采访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乔纳森(Jonathan Hillman)表示,眼下全球舞台上有抱负的国际化构想不多,“一带一路”是其中之一。

  “一带一路”资金支持加大

  更重风险管控

《联合早报》、路透社等外媒都关注到,中国增加了对“一带一路”的资金支持。报道引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演讲中的表述报道称,中国向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一带一路”计划尤为重视基础设施开发和建设,通常伴随着中国提供的长期低息贷款,在债权债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等方面需要更充分的准备和风险权衡、管控。

《联合早报》也举例提醒说,一些(中国)国企或融资机构如果因为好大喜功而急于立项,没有严谨地对项目作可行性研究,就可能在沿线国做出超前投资,以致项目竣工后使用率低,沦为浪费资源的“白象”。(肖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