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楼上又有人来搞啥健康知识讲座,那些老太太老爷爷都去了,我才不会被骗去买他们的东西。那个说是保健品一盒卖3888元,每天还要去那里开会,开始每人送一瓶油一袋米,后面每天送二两的面条回家煮。我每天宁愿走路锻炼身体,也不会去花那些冤枉钱。”家住重庆巴南鱼洞街道的林先群大妈,日前对记者谈起花样百出的保健品推销,就气不打一处来,表示自己坚决不会上当。
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的结束,众多消费问题暴露在阳光下。3月6日,重庆渝中退休女医生花近5万元购买保健品事件,警方已联合多部门介入调查;3月13日,山东青岛一老人跳海自杀,在遗书中称自己购买保健食品上当事件,更引起消费者极大关注。
保健品兴起,消费者随波购买
记者走访重庆保健品市场发现,目前连锁药店保健品的销售,突出的单品主要是钙、蛋白质、氨糖、维E、维C、B族保健品。以前,顾客对保健品功能的了解大多来自店里宣传页和店员的介绍,但人们现在对门店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非品牌的纯低价保健品已经吸引不了顾客。
保健品是药店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面对这块不断变大的“蛋糕”,许多药店的增长未如预期,甚至一度出现下滑。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电商、海淘、微商等新渠道的冲击,去年的增长幅度由前几年的50%以上下降为20%左右。其中,药店渠道销售增幅的下降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