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专家:建立现代能源体系 区域协同治理雾霾

2017-03-22 17:09:04    人民网-财经频道  参与评论()人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贾兴鹏 实习生 明雪菲)“生态环境保护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日前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就雾霾是如何形成、怎样来治理雾霾展开讨论,此外还就雾霾治理的协同机制建言献策。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认为,建立现代能源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治理雾霾;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温枢刚建议,要加大对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河北省环保厅厅长的陈国鹰则给出了蓝天的时间表:“15年至20年时间,中国便能达到目前设定的蓝天优良标准。”

什么是雾霾,雾霾又是如何产生的?“雾霾的形成机制很复杂,有自然因素,有人为因素。”王玉锁认为,人为因素主要还是在能源利用方式上,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以煤为主、简单粗放、竖井低效。

PM2.5可分为一次排放和两次生成,一次排放PM2.5是指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直接排放的,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二次生成的PM2.5是指空气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又生成的直径小雨等于2.5微米的颗粒。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大山分析,一次排放已基本分析清楚,但二次生成机理和贡献成因需要深入的研究,保守估计二次生成的贡献将超过40%。因此,不管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对雾霾的贡献如何,其物质均源自一次排源。

“石家庄的源解析是这样的,PM2.5的各类污染源排放分担并为燃煤占28.5%,工业生产占25.2%,扬尘占22.5%,机动车占15%,其他占8.8%。”陈国鹰认为,这些数据为科学决策、精准治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雾霾成因已找到,接下来是怎么办的问题。“小修小补已经行不通了,只有从结构、方式、机制上彻底转变,建立现代能源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治理雾霾。”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认为,可再生能源优先,气体能源补充,形成清洁、低碳的能源结构。

过去,可再生能源上网难、价格贵,只能作为补充能源,结构调整很被动。现代能源体系将可再生能源与气体能源、储能深度融合,构建多能互补、灵活柔性的能源系统,依托泛能能效平台,利用多维度时间、空间量化筛选技术进行多能源综合优化,平抑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实现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优先利用、能用尽用。

王玉锁认为,“随着规模利用、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将不断下降,逐步实现平价上网,财政补贴不堪重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此外,建立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相互协同,提升能源配置效率。王玉锁认为,过去受装备技术水平制约,能源配置以集中生产、远距离输配为主,效率低、损耗大。现代能源体系利用先进的小型能源装备,在用户侧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打破能源竖井,气、电、冷、热一体化供应,多能融合、梯级利用、就近消纳,实现“单点”能效提高。

在此基础上,利用虚拟电厂、站网融合等技术,打破不同主体用供能设施的界限,统一调控优化,同步释放能源与高效用设施的价值,实现“系统”能效提高;更进一步,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能源互联网,以泛能云平台为支撑,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能源产、输、配、用、储跨区域协同优化,“全网”能效大幅提高。

三是以消费者为主导,需供互动、智慧节约,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传统能源体系供给主导、政府定价、消费者被动接受,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