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两会期间热议的“打假”呼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表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正在关注此议题。
3月12日下午,张鸣起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作出以上表述。他表示:今年的立法计划已经制订,因此目前尚无针对打假的法律法规修订计划。但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发展、以及年内重大事件的发生,“不排除对执法检查计划进行调整的可能”。
治理假货已是本届全国两会期间热点议题,舆论正高度关注制售假案刑罚不足、犯罪成本过低、对犯罪分子震慑不够,导致制假公开化产业化的问题。企业界普遍提出应加重刑罚以根治假货:马云在微博发文呼吁“像抓酒驾那样打假”;柳传志两度发文,将假货上升到影响中国企业家集体形象以及中国制造的未来的高度;雷军在人大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表示深受假货危害,强烈附议马云呼吁。
法学界也持续展开改善假货治理方法的讨论。专家认为: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过时、过宽、模糊和难以执行等问题,与时代的发展脱节明显,造成取证难、立案难和判决难,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很难实现制售假案件罪责刑相适应。要根治假货问题,就必须改善立法、严格执法、加重刑罚。
行政执法机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已率先对假货治理问题作出回应。
3月10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公开点赞马云“像抓酒驾那样打假”的呼吁,并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惩戒力度、建立企业信用系统是让假货不断逐渐减少的方法。张茅强调,要对制售假加大惩戒力度,不能“纸上谈兵”。他说,有些企业罚一两百万无所谓,但使企业“一处犯法、处处受限”,杀伤力更强,才能促进企业自律行业自律。
(责编:庄红韬、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