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制造 如何迈向中高端(聚焦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1)

2017-03-10 18:00: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种衍民代表:变“卖产品”为“卖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兰委员: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流向实体企业

白晓光代表: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振兴实体经济,重点和难点都在制造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如何让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振兴实体经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中国制造2025》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战略。高铁、手机、家电……中国向世界相继亮出了一张张名片。”特变电工湖南衡阳变压器公司总经理种衍民代表说,我国特高压建设水平无论是设备研发、工程设计,还是工程建设,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去年到一些变压器装备企业调研,车间工作有序的机器人,让人感觉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在500多种工业产品当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

“虽然在某些行业和领域,中国制造已在世界领先,但各个行业发展很不均衡、大小企业间差别较大,且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发达工业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董事长白晓光代表说,我国有的企业进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十,但配套设备仍靠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提供,水平总体不高。

白晓光分析,与工业强国相比,中国制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工程机械、家电、电子消费品等模块化架构产品,以及通信设备、高铁、核电装备等大型复杂装备领域;而在需要前沿科技支撑的核心零部件领域,则相对缺乏优势。我国制造业大多数供给只能满足低质低价的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新变化,产业整体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制造业面临的问题,表面上看是需求不足引发的,本质上看还是供给侧出了问题,低端供给严重过剩、高端供给明显不足成为主要矛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已经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紧迫任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升级任务紧迫

《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实施,吹响了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号角。代表委员们认为,纵观国内外形势,中国制造既迎来了宝贵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放眼国际,中国制造正面临新的竞争态势。

“随着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等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兴起,从而重新塑造全球产业的竞争格局,这为中国制造‘弯道超车’提供了契机。”白晓光认为,欧美等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促进制造业回流,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人力成本优势相对凸显,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双重挤压,容不得半点懈怠。

立足国内,中国制造也肩负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发展阶段的转换,使得制造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动力。

“我国以往的发展基本上靠要素投入、低成本劳动力拉动,属于典型的数量规模型粗放式发展。现在,靠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凭低劳动力成本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制造业对创新的需求更加紧迫。”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秘书长李兰委员认为,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影响着中国制造的创新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