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不到1%上市公司选信托理财(1)

2017-03-03 17:39:1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见习记者 闫晶滢

截止到2017年2月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为3137家。《证券日报》记者整理Wind数据显示,2016年上市公司共动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金额高达三千多亿元。

在上市公司投资的各类理财产品中,信托产品平均5%-8%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委托理财的主要投资品种。乍一看,优势巨大,但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投资信托产品的总规模却仅有一百多亿元,占比仅3.6%。选择信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不到30家,不足上市公司总数的1%。

从目前的情况看,信托公司对待上市公司这样的优质客户,尚需继续努力深挖资源。某信托公司业务人士表示,目前公司会定期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优质机构客户进行日常维护,了解投资需求并及时提供相应产品,但尚无其他积极措施。

投资信托产品占比仅3.6%

《证券日报》记者整理wind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773家上市公司购买8873款理财产品,合计金额高达7666.71亿元,理财产品种类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投资公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基金专户以及逆回购等理财产品。

但这7666亿元的市场并非信托能参与的全部。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对上市公司闲置的募集资金投资产品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二是流动性好,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

对于证监会要求提供保本承诺的要求,集合信托产品显然无法满足。

据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更多考虑满足监管的保本需求,资金一般会投向银行间市场信用等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债券或货币市场工具,比如债券回购、拆解、存放同业、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等低风险资产。正因为交易所对募集资金的监管要求较为严格,因此上市公司闲置的募集资金大多投向收益较低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而小额自有资金则可以选择高收益的信托或其他类型的产品。

自有资金投资可观

即使如此,上市公司自有资金可投资的数目亦十分可观。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中,资金来源于募集闲置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分别为58%、42%。也就是说2016年仅上市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金额就高达三千多亿元,而投资信托产品的金额仅占自由资金理财投资额的3.6%,待开拓空间仍十分广阔。

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同时,购买理财产品也有利于增加公司收益。并且,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具有严格的风控标准,将对理财产品发行公司实力、资金安全性、是否承诺保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而面对记者“是否会考虑购买收益更高的信托产品”的问题,该负责人则不置可否。

而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大多维持在2%-3%之间,甚至有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2%。这样虽确保资金相对安全,但难与信托产品平均5%-8%的预期收益相提并论。事实上,面对银行理财越来越低的年化收益率,有董秘称,更多的上市公司愿意通过其他渠道,选择高回报、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从目前的情况看,信托公司对待上市公司这样的优质客户,尚需继续努力深挖资源。但如何服务这类优质客户,是横亘在信托公司面前的重要问题。某信托公司业务人士表示,目前公司会定期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优质机构客户进行日常维护,了解投资需求并及时提供相应产品,但尚无其他积极措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