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粮价走低,种粮大户缘何“逆势”扩张?

2017-02-21 17:39:2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长春2月21日电(记者邹声文、郭翔)2月下旬,东北冰雪开始融化,即将进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的第一个春耕期。去年秋季以来,玉米价格一路走低,但在处于中国“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中部地区,一些种粮大户正准备“逆势”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对走农业规模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2016年秋,国家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总量过剩的玉米价格回归市场,从2014年每斤1.12元、2015年的1元,跌至目前的0.6元左右。玉米价格回落,带动玉米主产区土地流转价格大幅下降,一定程度“点燃”了种粮大户的扩张激情。

据梨树县种粮大户卢伟介绍,他所在的梨树镇近年土地流转价格一般为每公顷八九千元,高的甚至突破万元。“玉米价格下来后,包地价格也跟着下来了。现在,一般开价每公顷三四千元。”卢伟说。

梨树县白山乡种粮大户董雅丽去年玉米种植面积为380公顷,其中代农户耕作320公顷,从其他农户手中流入60公顷。今年她已拿定主意,要扩大包地规模。她说:“我们白山乡土地条件差一些,但近年土地流转价格也有每公顷六七千元。今年价格下降到3000元,等于打了对折。我认为已到大户包地的好时机,所以打算多包点儿土地来种玉米。”

今年吉林省玉米产区还出现了一个新词“裸包”,是指除土地流转费外,所有政府补贴也归流出土地的农户。董雅丽说:“现在普通农户更倾向‘裸包’,因为政府补贴和地租是一笔稳定收入。”

公主岭市石丰村的冯俊更是一位“超级”种粮大户。2016年,他在本村流入土地700公顷,又在邻省承包2000公顷土地,全部用来种玉米,除去成本后,全年净赚1300多万元。

这位“超级”种粮大户告诉记者,自己的秘诀就是通过规模经营,实现成本投入、科学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叠加”。

投入上,大规模采购种子、化肥,可获得农资团购价格;实现超大面积连片作业,可降低大型农机使用成本;测土配方可以大大减少化肥使用量……合计下来每公顷成本比“小户”节省3000元以上。

产量上,由于实行科学种田,平均每公顷产出干粮2.3万斤,比“小户”产量高出10%至20%,增产的粮食可卖1000多元。

质量上,因田间管理精细,又实行籽粒收割、及时烘干,所产玉米质量好,多为一二等优质玉米,每公顷又能多卖出2000元……

冯俊说,有规模就会有效益。2016年,自己平均每公顷粮食销售可得1.7万元,减去租地成本9000元、种地成本4000元,国家补贴都给农户,每公顷利润也还有4000元。

今年,冯俊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公顷。目前,他已在本村意向性谈妥3000公顷土地,在邻省谈妥5000公顷土地。

为使土地成片,尽管今年土地流转费普遍下降,冯俊仍然给本村农户开出了每公顷8000元的流转价格,国家补贴也都给农户。

“即使玉米价格再低一些,搞规模经营也有赚头。”冯俊估计,如果今年能够实现1万公顷种植规模,自己的玉米总产量将达2亿3千万斤,利润将在3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

面对普通农户土地流出意愿增强、种粮大户希望做大规模的新情况,吉林玉米主产区的许多涉农干部建议,应当抓住这一时机,在确保普通农户权益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集中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