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与判断分歧很大。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已不能简单地用增速这一单一维度去衡量。传统的经验、规律和标准已经很难准确刻画中国经济现实。对“大国经济”的观察要区别于小国经济,必须用大国思维和发展眼光观察和管理中国经济。
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加,中国经济在增长规律、调控方式等方面都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一些传统行之有效的经验、策略、规律突然变得无效,一些习以为常的数据规律也在变化。相应的,人们在面对不同于以往的经济数字、经济形势时往往产生认识上的分歧,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效果已逐渐降低,影响周期逐渐缩短。这就好比家长对“青春期”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孩子成年后逐渐失效,这时候家长自身需要认真反思。
比如,传统的外向型经济面临“天花板约束”。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向全球输出产能,1978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占全球比重仅为1%,2014年这个比例达到12%,2015年进一步提高到14%,这是美国在1968年曾经达到的比重,此后近50年内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从这一“大国数据”看,今后出口份额几乎不可能再有大的提升空间。
再比如,资本、货币效率不断下降。在大规模刺激政策之后,中国货币供给量M2与GDP增速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弱化,具体表现为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对货币政策刺激的敏感性出现钝化趋势,企业盈利增速的下滑印证了资本回报率的降低。资本与货币宽松带来的效应越来越弱,影响时间越来越短,因此,以中国经济当前的体量,以往任何时期的刺激计划所能带来的效应都将非常有限。
大有大的好处。大国经济结构本身存在一个底部支撑。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第一产业形成了稳定性支撑;我国还是国际公认的工业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拥有三大门类、41个大类、700多个小类的工业体系,结构稳定性较强;经济水平提升使得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了经济活力和韧性。
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新的底部支撑。新世纪以来,第一产业占比趋向稳定,第二产业一直发挥着支柱作用,于2006年达到了工业化的高峰,之后几年工业占比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占比开始稳步上升,2013年超过第二产业(1985年超过第一产业),成为目前经济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产业。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发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增长空间仍然很大,但增速放慢;经济发展开始追求质量,追求更具可持续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结构、更低消耗与更高产出的增长方式;国民要求分享更多的经济增长成果;经济发展开始呈现新趋势与规律,传统的政府行为与政策工具的效应递减。
此前,中国经济也不断遇到问题和矛盾,波动与调整是很平常的事情,宏观经济政策部门每次都能找到办法,波动与调整周期都不是很长,以至于大家总是信心十足。但2012年以后,情况似乎变了,传统的经验办法不再灵验,政策部门绞尽脑汁,用尽了过去各种办法,都无法摆脱困境。而市场却在不经意间逐渐升级,并形成趋势。类似于人类发展进入青春期后期,块头与力量还在继续增加,但速度放慢,智慧与技能的需求上升,随着市场主体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政府职能也需不断转换,有事情找“家长”不再灵验。
用大国思维和发展眼光观察中国经济,就要避免过分强调局部矛盾,忽视中国国情与经济特性,而应当深入细致地观察与分析,认真对待中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惑,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