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我国开发区过多、布局不合理、恶性竞争等问题突出(2)

2017-02-10 16:41:34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与固安不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产业园则把PPP模式的重点放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园区内27个非营利性项目整体打包寻求合作。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PPP专家库首批专家、华夏幸福基业执行总裁吴中兵看来,开发区在引入社会资本时,须统筹考虑公益性项目和商业项目,既要避免纯公益项目不被社会资本问津,也要克服盈利项目被社会资本过度追逐的弊端。

转型升级要加快

加快转型升级,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从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开发区发展面临的重大使命。

为支持开发区转型升级,《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创新驱动方面,将在开发区优先布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绿色发展方面,将支持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在基础设施方面,将积极利用专项建设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对发展较好、用地集约的开发区,《意见》提出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给予适度倾斜。为适应开发区转型升级需要,加强开发区公共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保障,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比例,适当增加生活性服务业用地供给。

对于利用存量工业房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兴办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的,可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5年期满或涉及转让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按新用途、新权利类型、市场价,以协议方式办理。

此外,《意见》还提出,推进东部地区现有开发区转型升级,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软硬件环境,鼓励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设一批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

“做好开发区工作,关键在地方。我们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落实细化分工方案和配套措施,切实推动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该负责人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