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苏培科:央行为何选择变相加息?

2017-02-07 13:17:22    中新经纬  参与评论()人

鸡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突然上调了7天、14天、28天的逆回购利率各10个基点,同时又上调了SLF(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这实际上就是变相加息和收紧流动性。此举也让春节后的股市第一个交易日没有迎来开门红,对央行的举动官方解读为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中性,目的是为防控金融风险和去杠杆。由于此次采取上调货币市场操作利率的办法,确实可以适度抑制金融机构的非理性行为和对资产价格降温。

对于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举动,笔者并不意外。如果持续关注中国货币当局的举动,不难发现这一趋势早已发生,只是手段和工具不同以往,而且手法更为隐蔽,政策信号和倾向并不明显。其实早在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流动性收紧的趋势已经显现。当时,央行将银行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范围,除了可以防范银行金融体系的表外风险,也变相收紧了银行的流动性扩张。

笔者认为,中国央行之所以采取如此策略,其实也是慎重考虑(迫不得已)。主要应该还是担心对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造成波动。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异常复杂的情况下,相信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举动也将异常谨慎和困难。尤其在目前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稳、资产价格缺乏信心和国内经济探底尚未明朗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如果发力过猛,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资产价格的不稳定对稳定汇率预期是致命的,这估计也是这次央行采取柔性收紧流动性的原因,不希望引起全面收紧的预期。

虽然对于央行此举的猜测和分析诸多,但资产价格的稳定和吸引力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货币政策只能缓解一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稳住汇率,必须要明确未来的体制改革方向,明确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节奏和预期,避免恐慌性、盲目性的换汇行为和资本外逃行为,稳住市场预期。同时,要提高人民币资产价格的吸引力,楼市不能再炒高,但股票市场必须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股市信心提不起来、投资渠道匮乏,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将会更强烈,这势必会造成进一步的资本外逃。

当然,目前中国的宏观决策除了要考虑国内因素之外,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华举措也将产生重大影响。特朗普的上台,让2017年的全球经济、国际秩序和金融市场充满诸多变数,但对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施政策略,恰恰也给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但与美国之间的汇率战、贸易战等恐难以避免,这就要求我们拿出大智慧,来迎接不确定中的机会和挑战。

笔者以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把握机遇并非易事,尤其在目前棘手的汇率问题和资产价格问题面前,不能再用常规思维和被动策略来应对。毕竟用资本管制来约束资本外逃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人民币汇率走稳,预期稳定后资金出逃的意愿才会减缓。

要想稳定汇率预期就必须要稳定资产价格,必须要让国内资金有投资出路,目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显然不适合再继续推高,而艺术品市场和商品市场等体量又相对有限,只有股票市场和股权市场具备容纳大量流动性的可能。中国资本市场的兴衰在2017年也已经不是单一股市行情起落这么简单,对大局至关重要。当然,2017年的货币政策也决定着2017年的A股市场。由此来看,2017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只能回归稳健中性,但回收力度又不能太猛,避免虎头蛇尾和前紧后松的极端状态。(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苏培科,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境内外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

(欢迎转载,注明来源“中新经纬”,即视为已获转载授权。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