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2017年中国经济8问:房价会否暴涨?牛市是否可期?(2)

2017-01-16 10:40:1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分析称,预计2017年中国消费需求平稳上涨、货币环境持续宽松、房地产价格温和上涨。这些因素对2017年物价水平将起到拉升的作用。与此同时,价格机制改革的推进,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升也将推动2017物价水平上涨。但当前持续过剩产能、较低的生产价格预期和中间交易约束限制等将抑制物价上涨程度。此外,国际多边投资和贸易协定、世界经济走势、国际事务及自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了2017年物价走势的变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测,2017年CPI平均同比涨幅上升至2.5%左右,全年走势受蔬菜、鲜果等价格的季节性走势影响而有所波动。年中受到夏季天气影响推升蔬菜价格,叠加猪肉价格上升和翘尾因素上升的作用,CPI涨幅可能迎来年内高点,个别月份涨幅或突破3%。

潘建成预计,2017年CPI可望继续延续2%左右的温和上涨态势,不会出现暴涨。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研究过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通胀,发现仅在经济出现较大的上升、GDP超过10%的情况下才会有通胀;GDP不超过10%时,基本上没有特别高的通胀。李迅雷估计今年的CPI按照月度来看,最多上升到2.7-2.8%,全年评估来看,估计还是在2.5%以下,还是一个偏温和的通胀。

三问:人民币汇率会否“破7”?

人民币汇率在2016年走过跌宕起伏的一年。2016年12月31日,201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12月30日报6.9370。2016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挫4434个基点,人民币中间价贬值近6.83%。

2016年末,一场人民币汇率“破7”的乌龙,再次将人们的敏感神经拉紧。随着2017年的开启,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会否“破7”的猜想有增无减。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破7”有可能,但不会出现大幅度贬值,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有望继续保持平稳。

连平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人民币汇率贬中趋稳,波动幅度扩大。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地缘政治风险增大,黑天鹅事件频发,人民币贬值的外部压力依然较大。中国经济增长可能继续放缓,市场主体全球资产配置需求、避险需求和套利需求依然较强,中美利差仍将处在低位,人民币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特朗普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力度可能不及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对美元指数的推动作用趋于减弱。监管层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仍将持续发挥作用,人民币贬值幅度基本可控。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从各国经济基本面来看,相较于其他货币对美元的跌幅,人民币的下跌或将相对温和,人民币汇率指数有望基本稳定。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近7%,但尽管如此,预计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一篮子货币仍存在小幅高估。虽然人民币汇率已经比一年前更接近其“均衡价值”,但在美国加息、美元走强、资本持续外流的背景下,市场情绪可以轻易推动人民币汇率偏离基本面。鉴于大幅贬值的收益有限、而风险很高,认为今年政府会重点稳定市场预期,而不是推动人民币对CFETS货币篮子贬值。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分析称,2016年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元指数一路走强。因此,判断美元指数的走势,对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非常重要。2017年的美元指数很难复制2016年下半年的强势上升态势,而是可能在100左右上下波动。

在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看来,中国央行不会刻意“保7”,汇率政策方面会进一步减少美元所带来的牵制,但预计2017年人民币仍然会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