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日韩时隔九个月重启自贸谈判 专家:谈判任务艰巨(1)

2017-01-10 18:37:3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第十一轮谈判1月9日-1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谈判距离第十轮谈判已经间隔超过9个月时间。三方将就关税、原产地规定、货物贸易方针、服务贸易自由化方式等核心问题进行集中讨论。

第11轮中日韩自贸谈判预计三方将就货贸基本方针、服贸自由化方式等核心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从此次谈判开始,三国还将正式启动有关金融、通信、自然人移动等领域的磋商。

2012年11月,中日韩三国在柬埔寨举行经贸部长会议,正式宣布启动中日韩FTA谈判。2013年3月,三方在首尔举行第一轮谈判,至今共进行了十轮谈判。

据报道,贸易自由化框架是各方就关税展开具体谈判的基石,但在2016年6月举行的第十轮谈判当中,三方依然没能就此缩小分歧。不过,在随后的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上,三国商定加快谈判进度。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说:“中日韩三国应该向保护主义发出警告,维护和强化世界自由贸易体制,扩大贸易投资,实现经济发展,引领世界经济。

此外,中韩自贸协定于2015年12月生效以来,本月13号,中韩还将举行首届中韩FTA联委会会议,就两国的FTA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目前,中日韩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超过16万亿美元,占世界20%以上。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1.9%、亚洲的70%、外汇储备占世界的47%,对外贸易总额和对外投资总额均占世界的20%。这三个国家如果能形成自贸区,将出现一个人口超过15亿、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不仅会在此基础上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形成自贸区,也会影响全球的贸易自由化格局。

现在,中国是日本、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首次发布的《中日韩贸易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在各个领域建立了协商合作机制,包括17个部长级会议和多种交流和对话机制。三国在积极参与自贸区谈判,并将其视为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补充路径。中日韩三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有着密切的合作,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反映了三国经贸合作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充分发挥三国间的产业互补性。

如果中日韩三国能尽早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将推动三国的贸易增长,还将为三国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和经济效益。但是,第十一轮谈判相距第十轮已经间隔超过9个月时间,谈判节奏有放慢迹象。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面临哪些障碍?三国在哪些问题上分歧较大?新一轮谈判会有哪些实质性突破?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西亚非洲所所长张建平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张建平: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任务是比较艰巨的,新一轮和上一轮谈判中间隔了九个月的时间,其中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首先,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难度非常大。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发达经济体,其高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强的竞争力,韩国也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它的工业水平尤其是很多中高端的产业水平都是领先于中国的。因此在和它们进行自贸谈判的过程中,中国可能会对很多产业持相对保守的态度,但是在农业这个问题上恰好相反,日本和韩国较为保守,由于中国的农业规模非常大,我们的优势就比较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日韩一直都主张非常高的自由化水平,这其实会给中国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因为这对中国的产业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