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财政部统计,2016年德国税收收入将创新高。然而,高额税收并没有转化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老旧的学校、铁路、网络等公共设施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德国《南德意志报》评论称,德国基础设施落后的程度不符合人们对一个富裕的发达国家的期待。德国《世界报》认为,这是一个“体制性错误”。
交通基础设施、公立学校及成人教育设施亟待投资
在德国首都柏林维尔默斯多夫区的一所文理中学内,学生们体育课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盥洗室洗手,而是回到教室去拿从家里带来的肥皂。“紧巴巴的经费让学校没钱为学生购置洗手液。”校长拉罗拉·诺依曼表示。作为一所实行义务教育的公立中学,学校只能靠政府每年4000欧元的拨款维持日常运营。教学楼至今还是成立时的模样,没有翻新过。为了修缮几条校内车道,诺依曼必须在各个方面精打细算,挤出维修经费。
“难以想象,德国如此富裕,基础设施却如此陈旧。不只是很多学校买不起肥皂这么简单。”德国《世界报》经济评论员尼古拉斯·道尔指出。德国媒体去年9月曾曝出,在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进城主桥因年久失修,竟然无法承受3.5吨以上的货车。数百辆重型货车不得不绕道进城,导致辅路拥堵。据德国城市事务研究所估算,德国15%的市政道路桥梁需要彻底重建。德国铁路公司表示,陈旧的铁轨网络造成2015年长途列车延误率高达25%。
实际上,2016年德国财政盈余有望创下2700亿欧元的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9%。此外,2017年德国政府还将连续第四年实施“零赤字”财政,即不再举借新的债务。然而基础设施整体质量方面,在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德国已从2006年的第三位降至目前的第十一位。德国复兴信贷银行2016年的数据显示,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公立学校及成人教育设施是最亟须投资的。道尔称:“在财政收入空前高涨的同时,德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却在‘腐烂’。”
发展不均衡、高福利等问题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吃紧
2016年12月,德国经济部部长加布里尔领导的专家委员会发布德国经济调查报告,认为德国在内部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地方政府实施。报告指出,德国部分地区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从联邦政府得到的拨款长期不足。
德国经济研究所专家马丁·高尼希是本次撰写德国经济调查报告专家委员会的一员。“许多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政赤字的风险。”高尼希对本报记者表示,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社会福利支出占了地方财政支出相当大的比重,是导致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联邦和地方政府层面虽然制定了社会福利支出标准,却没有给地方政府提供足够多的财政补贴。”
对此,道尔指出:“地方政府处于德国‘食物链的最底端’,是一个体制性错误。”高尼希则表示,要想逐步解决地方政府投资不足的问题,必须迅速改变财政政策。“目前为止采取的诸如设立‘地方投资促进基金’的措施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考虑到公共资金的再分配,才能制定出可以持续发挥作用的解决方案。首要任务就是帮助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减少社会福利支出负担,增加地方投资机会,摆脱“收入低、投资少、投资吸引力低、经济实力差”的恶性循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要求德国政府向地方增投600亿欧元,以改善基础设施。
缺乏可行项目、审批制度繁琐等制约基础设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