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智慧,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1)

2016-12-27 11:11:1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其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图为9月30日,在华盛顿IMF总部,IMF总裁拉加德(中)等为人民币入篮点赞。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摄

2016年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来自中国的十几辆电动环保公交车为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二次缔约方大会的代表提供客运服务。图为两名摩洛哥市民与来自中国的电动环保公交车自拍合影。
  新华社记者 孟 涛摄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主场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迎来各国嘉宾。
  人民视觉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面对这样的期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高度重视,主动谋划。中央政治局在不到一年时间两次围绕全球治理进行集体学习,提出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年来,从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主张和中国贡献,正为世界凝聚新的力量,催生新的变革。

中国主张,为完善国际秩序注入力量

“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当前,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中东乱局交替升温,逆全球化暗流涌动,既乱又变的局势给世界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与作用。全球治理供给落后于治理需求,根本原因在于治理理念严重滞后。

中国理念旨在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表示,在改善全球治理方面,发展中国家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越来越显著。

“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我们要继续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继续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

“要合作而不要对抗”“要双赢、多赢、共赢而不要单赢”“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引导各方形成共识,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的全球治理主张每每在双边多边平台上引起强烈共鸣。究其原因,正在于它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梦想。

中国方案,为促进创新增长指明方向

“经济全球化既带来机遇和繁荣,也带来挑战和麻烦,需要加强全球治理,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商、共建、共享。中国深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应使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2014年北京雁栖湖畔,在中国的倡议下,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此后,中国倡导的自贸区建设多路推进,中澳、中韩自贸区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完成。在利马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