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彩虹冒雨在猕猴桃园为果农讲解种植技术。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在做实验。 本报记者袁 勇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成为众多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日前,《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湖北武汉、湖南花垣、四川蒲江等地,探访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精准扶贫,让猕猴桃变成扶贫“奇异果”。
科研成果应用于田间地头
早在1978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就开始了对猕猴桃属植物的全面系统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武汉植物园的科研人员成功选育出“东红”“金圆”“满天红”“金玉”“金艳”等14个优异品种,全面解决了我国绝大部分猕猴桃栽培品种的授粉问题,推广的新品种在国内外高端市场占有15%以上的份额。
近些年,为了让研究成果应用于田间地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科研团队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和各级企业、合作社的联系。
武汉植物园党委书记罗志强介绍:“我们在贵州、湖南、安徽、湖北等交通不便、耕地极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多的山区县市,建立猕猴桃示范基地12个,通过扶持当地专业合作社、引进销售企业,来解决产品的市场问题。针对连片经济特困区的产业发展,我们在已有新品种创制及转让的基础上,开展规模化推广示范,实现从‘特色农业新种质创制’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提升,进行精准扶贫。”
“烂摊子”变“聚宝盆”
最早尝到武汉植物园科研成果扶贫甜头的地方是四川省蒲江县。蒲江县位于北纬30度,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区。目前,蒲江是全球最大的优质黄肉猕猴桃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2016年,蒲江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7万多吨,产值7亿多元。果农的年纯收入达到每亩1万元以上,1万多名农民因为猕猴桃实现脱贫致富。
这一切,皆缘于10年前蒲江县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牵手。
10年前,因为遇到招商骗局,新成立的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退维谷,蒲江县面临着猕猴桃产业化难以推行的烂摊子。万般无奈的公司派人来到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求助,植物园当即决定,派钟彩虹研究员前往蒲江。
接到任务,钟彩虹二话不说踏上了去往蒲江的车。到了蒲江,她才发现当时蒲江引种的猕猴桃品种受到国外专利保护,未经授权不能种植。考察之后,钟彩虹为当地引入猕猴桃明星品种“金艳”。为了打好第一仗,钟彩虹在最早种植的15亩示范田中投入了大量心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示范田第二年初果期亩产就达800斤。“按这个趋势预计,第4年盛果期时,可稳定亩产4000斤左右,每亩利润高达4万元。”钟彩虹说。
打好了第一仗的钟彩虹并不满足。10年来,她坚持在蒲江进行技术讲解,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为蒲江县的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保障。
四川阳光味道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瑜华见证了蒲江猕猴桃产业的全部发展历程。“10多年来,钟老师和她的团队跟踪研发了少劳力栽培、不同种植栽培架式、采后储藏保鲜等配套技术,建立了果实采收标准和质量分级标准,制定出3项种植技术规程和2项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为我国猕猴桃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张瑜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