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产阶层焦虑症加剧:缺乏稳定感 3成选择让下一代出国(1)

2016-12-19 17:52:37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缺乏“稳定感”“归属感”,三分之一选择让下一代出国

  容易“掉下去”加剧中等收入群体焦虑症

今年以来,北京“雷洋案”、百度魏则西事件、房价高涨等热点事件及话题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中等收入群体强烈关注。透过他们在朋友圈中的表现,折射出这一群体在“公正”“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强烈诉求及背后的不安和焦虑。专家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家“稳定器”,应深化相关领域改革,提升他们的“稳定感”和“归属感”。

虽然收入并不算高,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凤认为,自己应该属于网上热议的“中产阶层”的一员。她平时主要从事金融领域课题研究,对于时政和热门话题,也很关心。她觉得,今年热点事件频发,与中等收入群体有关的话题讨论比过去明显多得多。

程雨是一名在北京拥有住房的国企员工。北京雷洋案发生的那段时间,他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密切关注事件进展。他给记者打开一篇文章《恐惧,你我都可能是“雷洋”》。“文章击中了我们的内心。名校本硕、体制内单位等标签反映出的身份地位、在社会中的阶层与我们太像了。”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发现,公共安全、社会公平、福利保障,是中等收入群体朋友圈中最关切的三大话题。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让这部分人的公民意识率先觉醒,对于公共安全、社会公平、福利保障的呼声日趋强烈。与这些话题有关的事件,也就自然成为他们朋友圈里广为传播的内容。

与其他群体有所不同,中等收入群体在诉求表达上也更为直接。例如,微信朋友圈里此前流传着“年收入12万元就是高收入者,国家可能增加税负”的消息,一些人发文讽刺和反对,而他们大多就是中等收入群体。

记者采访发现,中等收入群体对于公共安全、社会公平、福利保障的关切,主要源于容易“掉下去”的变数催生的群体不安和焦虑。

在上海一证券公司工作的陆璐,自留洋回国已经3年。虽然在家乡安徽拥有自己的住房,目前年薪20多万元,但却称自己买不起上海的房子。前段时间,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些有关房价的文章,并附上评论“未来有房子的人与没房子的人财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年薪八十万不如在京沪有个三五套房子的。房价涨上去后,楼市可能就是有钱人的游戏,可以换可以卖。没有房,就别想搭上这艘船。”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分析说,中国很多大城市房价高,超出了很大部分中等收入群体能够承受的能力。频繁变动的股市,容易造成对许多中等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的“洗劫”。因此,当前中等收入群体对身份、手中的财富有着极强的不安全感与焦虑感,犹如行走在边缘钢丝上,充满着变数。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博夫也认为,在国内,中等收入群体的各种变数特别多。在美国,你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工作,只要干了1至2年,不用过多考虑会被公司辞退。然而,在国内,由于竞争非常激烈,个人的职位可替代性强,中等收入群体的忧虑感比国外要强得多。

UC此前发布的中产阶级大数据报告中,对“中产”关联热词进行了分析。“投资”“留学”“移民”等关联词,反映出中产阶层拥有相对体面的生活和经济能力,而“洗劫”“陷阱”等关联词,则透射出他们对未来的不安和焦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