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3日电(魏薇) 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11月23日的“2016新浪金麒麟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目前我国6.7%的GDP增速主要是由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等大规模的投资带动,并且这种格局短期很难改变。内需、消费可以发挥作用,但一旦投资占比下降,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了这么高。
银行信贷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最近银行业的朋友应该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近两年来,中国的银行信贷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于学军总结了三个变化。
第一,地方政府融了很多资金。自2015年下半年之后,就变得手头很宽裕,究其来源,一是银行正常的放贷行为,现在无论是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踊跃要给各级政府放贷,甚至在一些地区,银行要对政府进行公关,新增政府贷款在银行放贷的比重显着上升,另外还有两项资金也十分突出,一是所谓的债务置换,二是专项重点建设基金,此外,还有其他渠道的各类社会融资等等。
第二,房地产贷款成为最大的主力军。截至8月末全国地产类的贷款大概是2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它的占比达到了24.1%,以房地产做抵押的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重超过15%,两项合计应该在39%以上。比如江苏省截至9月末,房地产相关贷款占该省今年新增贷款比重超过50%,其中南京、苏州占比达到70%以上,还有部分地区占比超过100%。“这不是孤例,也带有一定普遍性。”于学军说,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百分之百,这意味着其他贷款实际上在下降。
第三,实体企业融资困难。于学军举例说,在东部地区的一些经济大省,制造业形成的贷款到现在累积都是下降了,下降了几百亿。实体企业中融资状况的分化趋势也十分明显,就是实体企业总体上融资困难,但是一部分的央企、少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融资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陷入产能过剩行业的大型企业,融资十分困难。现在各地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对这些困难企业,不仅新增贷款困难,就连保住原有的贷款也很难。至于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和办法,但是效果有限。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
那么,新动能到底是谁呢?于学军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三个季度都保持6.7%的增长水平,主要是投资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政府基础性建设投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的国有控股投资增长了20.5%,而民间投资只增长了2%点多,民间投资下滑是很明显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8.3%,占GDP的比重超过了81%。
“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带动的,这样的格局未来其实很难改变。”于学军表示。
他分析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规模越来越大,在短时间内,如果说要保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没有投资的拉动,而是靠内需、消费,虽然电商、互联网等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是这些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支撑起这么大的经济体,在短时间是不可能的。于学军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如果想保持6.5%的增长,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