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当中国进入“马拉松周期” 城市“开赛”能否名利双收?(1)

2016-10-10 08:51:2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陈凯茵)如何用脚丈量一座城市?马拉松赛可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见过未苏醒的旧金山,也从高架和隧道中体验过别样的香港,留学生周湘香在两年之内“集邮”了10个国内外城市马拉松赛事。“一场马拉松赛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体现了一个城市市民的性格。”周湘香的感悟揭示了城市与马拉松之间紧密的纽带。

爬得越高,有可能跌得越重。在狂热的马拉松浪潮中,一个城市是获益还是受损,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城市嘉年华 每天一场马拉松赛不算多

谁也无法精确描述出“全民上马”的起始点。但明眼人都能看到,从商界大佬到普通民众,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弱冠少年,不分职业、年龄、性别,几乎都投入到这场全民狂欢当中。

型动体育CMO汤辉是跑步圈里的“老人儿”。从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可以勾勒出他的多个身份——有着13年跑龄的跑者、欧洲跑步实验室RS LAB的跑步训练讲师和在职跑步教练。从“自己跑”到“一起跑”,从“业余跑”到“科学跑”,汤辉一路跑来,见证着马拉松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崛起,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

真正令汤辉感觉到马拉松比赛从升温至炙热是最近两年的事儿。也说不清楚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马拉松这个小众运动发展成为全民运动。不过,他的亲身感受可能从侧面说明了一个现象——中国正在进入“马拉松周期”。

按照国外过往的经验,“马拉松周期”指的是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5.2万元,约合8016美元,这个在欧美三四十年前普遍经历过的周期,正在中国上演。

中奥路跑公司总经理、北马赛事总监王简针对目前中小城市蜂拥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现状表示理解:“各个城市都办马拉松其实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包括美国、日本,都有过这个过程。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产物。”

有参赛的需求,就有办赛的供给。从2015年开始,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实现了十分惊人的的增长。2015年全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134场,较2014年增长了83场,增幅超过160%。今年又将是一个爆发年,中国田径协会旗下官网显示,截至9月27日,今年注册赛事共有282场,参赛人次高达23万。

赛事密集程度也超乎想象,即将到来的10月,31天时间里竟有65场比赛,几乎每天都在进行马拉松赛事,但这这还不包括未注册的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组织的小型马拉松、10公里跑、欢乐跑等等。

马拉松比赛正逐渐褪去它原本的意义。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表示:“不需要那么局限地把马拉松赛看作一项体育赛事,城市需要嘉年华,而马拉松赛就实际上就是一个供大家狂欢的嘉年华。”

名片效应 有利可图 城市争相拥抱马拉松

马拉松嘉年华的全面铺开,政策松绑是源头之一。2015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全面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终于,马拉松赛事迎来了数量上的井喷。

赛事一开始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厦门、杭州等一二线城市,但很快,更多三四五线城市接过接力棒,变成马拉松赛事坚定的簇拥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