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高息理财产品诱人 老年人应警惕盯你腰包“老熟人”(1)

2016-10-08 15:37:25  新民晚报    参与评论()人

【新民晚报·新民网】很多老年人退休在家,儿女无暇顾及老人。老年人渴望被人重视,骗子恰恰利用这种心理,骗取老人信任。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公布3个老年人受骗的案例,希望通过案例能够提醒广大的老年朋友提高警惕,不要误入骗子的圈套。

“老年保健协会”打来电话

去年9月,闵行公安分局接到3名老人的报警称,有人以救助的名义骗取他们财物。闵行公安分局立案侦查后将诈骗团伙十余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八旬的陈老伯称,他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刘主任的电话,声称为帮助老年人解决经济困难,每月将补助老年人2000元。

听到这个消息陈老伯非常惊喜,但是这个“刘主任”要求办一张VIP卡,交付押金600元才能享受这个福利。陈老伯没有多想就答应下来。没过几天,陈老伯就收到寄来的快递,他把600元押金直接给了快递员。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几瓶保健品和一张VIP卡。没过几天,自称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财务科科长打电话过来,称要将2.4万元打入陈老伯的VIP卡内,但是要交2400元的个人所得税。在收到保健品的包裹后,陈老伯毫无疑心地将钱给了快递员。

收到第二份快递的当天,陈老伯又接到一名“曹科长”的电话,声称根据“保健协会”的政策,陈老伯还能享受12万元的补贴,加上之前的2.4万元,一共是14.4万元。由于数额比较大,为了安全起见,钱会由运钞车运来。但是陈老伯得交付7200元的保险费,费用还是交给快递员。陈老伯依旧没有任何疑心,一周后,他收到了第三份保健品的快递,并将7200元保险费交给了快递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电话不停地打给陈老伯,陈老伯的钱源源不断地交给快递员。

检察机关审查后发现,这个诈骗团伙先后骗得10余名老年人近60万元。今年4月,被告人白某等十余人分别被判处两年至十一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罚金。

闵行检察院的检察官在审理诈骗案件中发现,老年人在心理上更容易轻信他人,而且随着年纪增长,身体健康也成为了他们关注的重点,这就让很多诈骗者有机可乘,打着保健品的旗号,来忽悠老年朋友。

高息理财产品让人垂涎

家住闵行的李阿姨于2012年底通过购买保险认识了倪某。2014年的7月,倪某电话联系到了李阿姨声称自己在某理财公司工作,并介绍了几款公司的理财产品。李阿姨当时就表示有兴趣,并愿意购买两个价值总计6万元人民币的理财产品。

没过几天,李阿姨就带着银行卡来到她所在的理财公司,签订理财合同,并先购买支付了价值5万元的理财产品A。当李阿姨表示想要继续购买理财产品B时,倪某称理财产品B已经卖完了。但倪某表示自己有公司内部账户,月利率3%,比官方的高。李阿姨一听也觉得划算,就答应将自己剩余的1万元放入倪某的内部账户中。

按照约定,倪某以3%的月利率将利息付给李阿姨。当李阿姨在某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到期后,她还是想继续将钱款转入倪某的内部账户中收取高额利息。8月至9月,李阿姨又继续将6万元人民币以及两万元人民币汇入倪某的内部账户中,并获得了高额利息。11月,没有任何戒备心的李阿姨将13万元人民币汇入倪某账户中。

2015年1月,倪某又以个人名义向李阿姨借款两万元,为期一个月。此后李阿姨又续将5万元转入倪某账户,时间为期两个月,但是从2月份开始,李阿姨便没有收到倪某的利息,打电话也再也联系不上。她来到倪某所在的理财公司一问,原来她早已辞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