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效率高、国有企业僵化呆板人懒散,这差不多是人们的定势认知。笔者也不例外。只是仅仅凭借这么一项差别,企业的盈亏生死是否就大势底定?
其实远远不是这么简单。8月25日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发布2016年民企500强分析报告,就颇为发人深思。
报告指出,目前民企分化明显。新兴行业盈利能力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5.1%,入围500强的企业数量在增加;但是传统行业盈利差,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只有0.13%,入围500强的企业数量在减少。
比如在钢铁领域颇有地位的民营钢企沙钢,如今随着行业的落寞,其地位虽然仍然能入围500强,但毕竟大角度滑坡。
而且即便是在同一领域内,不同的产品定位也立杆见影似的影响企业的江湖地位。比如,由于在互联网手机领域内的迟滞,曾经的民企500强魁首联想,其地位被华为迅速赶超并且差距远远拉大。
个中原因,正如TCL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东生所言,做快速消费品需要技术创新,做电子产品更是如此。
以上说的是民营企业500强。它们是时代的翘楚,是群体中的精华,尚且有高下之分;而500强之外,综观全体的民营企业群体,沉沦生死线上的企业则不计其数;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浪淘沙的历史,“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先驱者如同汪洋大海。
同样都是民营企业,但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以及同一行业的不同产品和企业,同类产品的代际落差,其盈亏生死状况犹如霄壤之别。这个现象不独发生在民营企业之间,同样也出现在国有企业群体之内。煤炭产能的过剩能让私人煤老板瞬间变为赤贫;而国际水准的技术创新和突破,能使有的国有企业独领风骚。当然,如果后者在机制上实现产权多元化,将会使优势更加突出。
即使在行业内“闲庭独步”的国有企业,也难以抗衡产业的兴衰和市场的涨跌周期。近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桶油”相继发布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报告,结果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由此引发的舆论,再次惯性似的奚落其国有企业属性。批判其垄断地位,这就难免偏颇。因为“三桶油”也有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比如2011年前后。但那时侯舆论众口一词说他们靠垄断赚钱。
其实,已经有三家经营主体了,这样的市场,能否依然视作垄断?姑且不论这个问题。作为国有企业,其内部机制肯定比不得民营的高效,以往他们赚钱,未必都是人和的原因;如今他们的亏损,也不能专骂他们体制的劣根。如今国际油价一落千丈的背景,无论如何也躲避不开。因为他们专营炼油。
笔者这样说,并不是要为维护国有企业的制度、不是要反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是要提醒人们重视产品定位、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市场周期等对企业经营的巨大影响。
看来,仅仅在产权上实现了民营,并不能保证企业从此走上坦途。如同数学上“必要条件”不等于“充分条件”一样。
比如,就如何“振兴东北”的课题,最近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在回应“国家又给了东北1万亿元”的误解时,指出改革的方向是加快市场化改革。笔者就感到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愚以为,东北经济拖后腿的根源,除了市场化改革滞后、民营经济不发达外,还有关键的一项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企业转型升级缓慢,以至于当地经济依然依赖重化工业、能源工业等传统产业所致。这些产业即使实现了民营,也不能自动扭转其产能过剩、技术落后和市场萎缩的势态。
相反,深圳有华为、中兴,广东有许多高新科技,北京有中关村、有金融街,甚至青岛有海信、海尔等直接的家庭或者个人用品产业。这些都是东北缺乏的,虽然东北有全国唯一的哈尔滨电气,能造出核电站外壳;沈阳有全国最高级的机床工业,但产值终究难与满足直接民生需求的高新产业群相比。
所以,要实现“振兴东北”,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同步进行。当前只强调前者,特别是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只提到了前者,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后者可以暂缓,甚至以为仅仅实现前者就能解决东北的问题。当然他可能也不是这个意思。反正即便企业完全进入市场化的环境,也不可能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实现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全国范围的产能过剩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就需要政府还要有宏观规划和调控作为。李富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