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梁三喜”遗孀李金花:坚守38年,终圆“祭夫”梦(1)

2016-03-28 11:17:52  北青网    参与评论()人

20160327tu068

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烈士王发坤祭奠活动

3月26日上午,贵州毕节烈士遗孀李金花,终于圆了她38年的“祭夫”梦。一场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举行的祭奠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那个曾风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整整感动了一代人。时至今日,青年一代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部电影,更不知道其中的主人公梁三喜的原型是谁?整整感动过一代人的英雄梁三喜,其原型正是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拉乡烈士王发坤,而关于他和他的遗孀李金花的故事,日前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全社会关注。

1968年4月,家住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拉乡的王发坤,在他临参军前与恋人李金花在家门口栽下了一棵梨树,王发坤告诉李金花,等梨花盛开的时候他就回来娶她。

1974年2月,王发坤和李金花正式结婚。

1974年12月和1976年9月,他们大儿子王远碧和小儿子王远苍相继出生。

1978年初,上级确定王发坤转业。

1979年,中国开始对越自卫反击战,王发坤时任13军39师115团二炮连副连长。就在他即将脱下军装的时刻,部队转入战备状态。上级征求他的意见,王发坤慷慨激昂地说:“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受党培养多年,参战义不容辞,我要上战场报效国家!”

妻子李金花送他去参战那天早上,做了他最爱吃的苞米饭,还把他送到村口。

分手时王发坤说:“你在家赡养好老人,照顾好孩子,等明年梨花盛开的时候我就回来了,你等着我。”

然而,李金花这一等就是36年。王发坤再也没有回来。

1979年2月17日,身为副连长的王发坤,在连队向前开进时,为了保护战友,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牺牲了。

王发坤牺牲后,上级党委给王发坤追记了二等功。

1983年10月3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王发坤被认定为革命烈士。

王发坤牺牲后,李金花收到了丈夫牺牲前寄出的包裹,包裹里有丈夫上战场前给她的一封信,信上说:如果我牺牲了,你就改嫁吧,我没什么好东西,那件军大衣就作为礼物送给他……父亲去世,家里盖房子,我总共借了部队和战友2000块钱,欠的账,你一定替我还上……咱人走了,账不能赖……再寄去10斤红糖给你们吃。当时丈夫寄出的红糖已化了一大半,把装糖的口袋都染成了暗红色。

据资料记载,1979年越自卫反击战中,有2万多名中国军人英勇负伤,8千多名中国军人捐躯疆场,而王发坤就是其中之一。

丈夫牺牲时,当时李金花才26岁,正值青春年华。当时也有好心人劝李金花改嫁,但她谢绝了。

李金花决定要完成丈夫的遗愿,不但把欠的债还上,还要为年迈的婆婆养老送终,把两个儿子抚养长大。

贵州山区土地贫瘠,李金花家里有2亩多薄地,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也没有其他经济作物,一年忙到头也只能解决温饱,存不下钱。

李金花先是用丈夫牺牲的抚恤金和慰问金还了800元的债,剩下的1200元也曾想贷款早点还上,但信用社担心她一个女人家没有还款能力,就没贷给她。为此,她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活,一分一分地攒钱还债。30多岁时,李金花就满头白发了。

1986年,王发坤的母亲浦林芝老人去世,李金花披麻戴孝为老人送终,完成了她对丈夫的承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