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夏收正由南向北快速推进 已收获冬小麦过半面积近2亿亩

2018-06-08 11:16: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收割机不仅实现了大喂入量,还加装了测产装置和作物含氮量检测装置,边作业边采集作物产量和湿度信息,从而生成一张收割区域的产量分布图和湿度、养分分布图。”农机企业雷沃重工阿波斯网络科技事业部副总经理杜猛告诉记者,通过这张图就能了解到哪块地贫瘠、哪块地肥沃。让种植者更全面地了解作物情况,以便今后作出更好的管理决策,实现科学精准施肥,无须整个地块都施用同样的量。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副巡视员王家忠说,以前“三夏”跨区作业以抢收为主,现在机械化全程作业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各地主推夏粮机收、秸秆处理和秋粮种肥同播“一条龙”作业模式,机械化烘干、植保同步跟进。预计今年8个小麦主产省“一条龙”作业服务面积将超过1.7亿亩。机械化也使“三夏”生产更绿色化,秸秆打捆机、无人植保机、免耕播种同步分层施肥机械等新型高效机械的普及应用,实现小麦秸秆还田比例提高,助推“绿色三夏”。

记者了解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先进适用机械的支持导向明确,让机手购机偏好从小型升级到中大型,从看重价格转变为更加看重性能。2017年全国新增的5.7万台稻麦联合收割机中,多数是大喂入量的高性能收割机。随着新增大喂入量收割机陆续投入农业生产和部分老旧农机退出作业市场,农业农村部专家预计今年全国参加跨区作业的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占比超过70%,且大多是机龄2年至3年以内的新机,收获效率、质量更有保障。

农机合作社打造“共享三夏”

目前,农机合作社已成为“三夏”的主力军,盲目外出作业的散机数量明显减少。“据部分省测算,目前平均每台联合收割机可服务70个以上农户,不需家家购置,服务人人共享,农机服务已成为农业产业里最典型的共享经济。”王家忠说,全国农机合作社超过7万个,装备能力、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农机原值超过500万元的示范社,社均服务覆盖面积超过1万亩。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