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桥连通青海甘肃 川海大桥年底成型

2018-05-26 12:11:05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西宁5月26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海日报记者马新)站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垣五路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极目远眺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的海石湾镇,一座飞架青甘两省,隔着滔滔湟水河和川流不息的马平高速公路,南北高差达70多米的川海大桥,已然桥墩林立,气势如虹。

“修建川海大桥,真正是青海人投资,甘肃人受益呀!”据负责大桥建设的中交二工局四公司项目办总工胡焕猛介绍,川海大桥全长1656.7米,其中桥梁长度832.8米,按双向六车道设计,总投资2.85亿元。大桥自2017年4月动工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计划今年年底大桥基本成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川海大桥在青海境内只有部分道路引桥和1号、2号桥墩,因此支撑这座高墩大跨径桥梁建设的T梁预制场、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拌合站都设在了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位于湟水河河床之内,正在进行钢板桩基坑开挖的3号桥墩,与已经完成承台施工的2号桥墩隔河相望,忙碌的工人和挖机在十多米深的卵石河床上如入小人国一般。

“川海大桥施工环境局促,而且既不能污染湟水河,也不能影响马平高速及周边乡村道路的正常通行,确实给大桥建设管理带来新的考验。”青海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办副主任赵永辉告诉记者,为确保大桥质量、进度、安全可控,施工单位积极推行双标管理,打造品质工程,先后开展了30项微创新,如用于深基坑开挖防护施工的钢板桩围堰技术,用于高墩施工的悬臂爬模工艺,用于T梁预制的地埋式自动喷淋养生技术等,使大桥的标准化作业更环保,更智能,更高效。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河相隔的民和县与红古区不断加快合作与交流,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两地就创建友好县区、共同打造湟水河下游经济隆起带、共同建立“民海经济开发区”达成共识,但由于两地无直接连通途径,严重制约着两岸经济发展,成为阻碍人流、物流、信息流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川海大桥起自民和县川口镇川垣新区,正好处在2017年刚刚建成的川大公路和民小公路的交会点。目前,川口镇与海石湾镇两地的过往车辆均需绕行上游7公里至享堂西路桥或下游10公里至连合桥,通行时长均在半小时以上,且两座桥梁通畅能力均较差,尤其是连合桥已被判定为危桥,限定大车通畅。川海大桥的建设,不仅将两地连接为一个整体,而且可将往返两地的通行时间缩短至二三分钟。

关键词:青海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