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科学家发现多个大鲵隐存种 破“中国大鲵单物种”论

2018-05-22 12:16: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图为研究揭示中国大鲵至少存在5个不同物种  中科院供图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王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在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有可能为8个)组成,这一成果打破了此前学界一直以来认为的“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的结论,对今后我国大鲵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新的科学指导和依据。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22日零时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为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可达2米。据科研人员介绍,中国大鲵与日本大鲵及美洲大鲵共同组成了两栖类中的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该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代(约160 Mya)。因而,中国大鲵具有极高的进化独特性 (Evolutionary distinctive),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堪称 “水中大熊猫”。

由于缺乏显著的外部性状差异,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目前中国实施的保护策略也是基于“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的论断,对不同地方的种群还未加以区别对待。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0年,加拿大科学家罗伯特·墨菲教授(Robert Murphy)及其合作者在研究中首次在遗传学水平发现中国大鲵的黄山种群具独特分化。考虑到两栖类动物容易隔离分化,中国大鲵分布范围较广泛,又经历了较长的演化历史,中国大鲵在全国范围内是否在不同地方存在种群的显著分化成为科研团队的重要突破方向。

据介绍,自200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研究员、张亚平院士和罗伯特·墨菲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便开始对中国大鲵进行研究。经过10年来的考察和走访,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单位和林业部门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共收集到70个野生和1034个来自养殖场的中国大鲵样品,通过简化基因组的方法,研究团队在基因组水平对中国大鲵的野生种群开展了群体遗传学分析。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