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

2018-05-18 22:26:0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合肥5月18日电 题: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

新华社记者张紫赟、杨丁淼

被称之为“露天博物馆”的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因抢救、复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50栋古民居,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文物保护政策的完善与创新,越来越多古民居得到原址保护与活化利用,那些濒临毁灭、无法原址保护的古民居,也借易地重建“留住乡愁”。

  从“修不起”到“有收入” 实现“可持续保护”

安徽省岳西县的响肠古村落建筑兼具皖西南徽派、江西围屋、北方大院特征。在建于明清时期的响肠老街上,吴传根家的老宅一度破旧至漏雨,动辄数万元的维修费让他压根没想过修,“多亏政府的古村落保护工程才修好,留下了青砖墙,守住了老屋。”

今年63岁的安徽宏村镇汪兆林亦有同感。他是宏村人,在宏村景区经营民宿已有18年,谈起这个以徽派建筑闻名世界的景区,便滔滔不绝。“老宅子倒塌的情况基本没有了。有修缮资金支持,还有景区收入分红,老百姓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安徽省古民居主要分布在皖南、皖西山区,其中皖南古民居最为典型,是全国七大民居之一,现存8000多处。近年来,有关古民居保护的政府资金投入逐年增多,仅宏村所在的黄山市,自2014年启动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7.48亿元。

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可持续保护机制,安徽省还创新探索了古建筑认领、认租和认购的保护方式。“仅在歙县,社会资金已认领、认租和认购80余幢古民居,明确了保护主体,缓解了私有产权民居保护资金不足难题。”黄山市歙县文物局副局长黄水山说,这种保护利用过程受到全程监督。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村民堆放杂物的破旧宗祠,现在成了博物馆。”站在安徽省黟县龙江村古典家具博物馆内,看着来往游客,龙江村党总支书记江辉笑着说。

这座博物馆是一处有200余年历史的叶氏宗祠,也是集体所有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因年久失修,一度成为濒临倒塌的危房。“五六年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还不足10万元,不是不想修,是修不起。”江辉说,得益于古民居“委托管理”模式,2013年引入社会力量投资300余万元,才得以抢救性修缮利用,被打造成古典家具博物馆,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利用。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