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在市政府常务会上表示,北京将从扩学位、促改革、强管理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着力解决当前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入园难问题,切实增加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预计到2020年,北京将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
学前教育经费总量和占比均大幅提高
为解决新一轮学位缺口问题,北京市政府通过扶持新建、改建、扩建、以租代建、举办社区办园点等方式,不断扩增学前教育学位资源。
增加学位供给,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北京市、区两级财政持续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在额度与占比方面呈现“双增长”态势。2017年,全市学前教育财政投入78.18亿元,相比2011年的投入额度增长了3.4倍;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也由2011年的3%提高到8%。
今年,全市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学前教育资金92亿元,占全市财政教育经费预算的10%。到2020年,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预计将进一步提升至14%。
2018年,北京计划完成新增3万个学位的任务,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158所。截至4月底,9所幼儿园已经开班招生,涉及学位2110个;27所幼儿园已完成装修改造具备招生条件,涉及学位4750个;48所幼儿园正在施工中,涉及学位11800个;74所幼儿园正在前期协调中,涉及学位11802个。
不分公办民办,坚持一视同仁
学前教育是公共服务,是教育事业,其基本属性是公益性。对绝大多数家长而言,幼儿园既要有,也不能太贵。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是普惠制,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举办。普惠制是政策导向,只要符合办园条件, 所有办园主体都可以自愿选择办,所有办园形式都可以办,政府并不包办,也不强制办。普惠制不排斥多样性,政府部门积极鼓励社会或市场满足多样需求,政府将根据《民促法》分类管理,差别化支持。普惠制也不意味着低质量。未来,所有普惠性幼儿园都将逐渐实现“四同”:质量相同、价格相同、补助相同,教师待遇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