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美丽乡村不再美丽 内蒙古宁城县遭遇“垃圾围村”(4)

美丽乡村不再美丽 内蒙古宁城县遭遇“垃圾围村”(4)
2018-05-14 08:11:04 新华网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建立长效处理机制

宁城县的“垃圾围村”现象是我国不少农村的一个缩影。一些干部、群众和学者建议,各级政府应协同建立乡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扫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障碍。

增加财政对农村的倾斜,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成福建议,适度加大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保障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转的同时,利用资金彻底清理存量垃圾,并雇佣保洁员定期清理增量垃圾。同时,农村因缺乏两三万元的垃圾处理费而被垃圾围困,再次表明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自主发展能力低。“各级政府有必要辅助农村尽快迈出发展集体经济艰难的第一步,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韩成福说。

建立完善农村保洁工作体系,适当向农民收取垃圾清理费。天义镇岗岗营子村村支书海振华等人建议,农村应逐步淘汰露天垃圾池等非封闭性设施,逐渐向配备垃圾桶转变。同时,每个村应配备垃圾分类收集、清运设施,将垃圾转运至指定的正规垃圾点进行无害化处理。乡镇则需建设垃圾中转站,可依托城镇垃圾厂处理垃圾。此外,一些村干部还建议政府出台文件,允许村委会向村民收取适当的垃圾清理费,这样不仅能减轻村里财务压力,也可以凝聚起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

生产推广可降解或可回收地膜,加大农机具创新推广。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尹雪峰介绍,国家从2017年开始推广可降解地膜,但内蒙古目前还在大范围使用不可降解地膜,这需要加大技术推广以及技术攻关力度,降低农民购买可降解地膜的投入。另外,一些村干部建议,也可转换思路,生产推广可回收地膜,像目前回收塑料滴灌管那样进行再利用,同时,配套生产和推广高效率、低价格的地膜回收机械。

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农民文明素养。大明镇哈尔脑村村主任刘桂廷等人建议,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环境整治等攻坚克难的农村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村委会要强化主体责任,加大村环境卫生日常监督管理,通过批评教育等方式逐步提高农民讲卫生、爱护环境的意识;以学生课堂、农民讲堂入手,配套奖惩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农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记者 柴海亮 王靖)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