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千年雄安:新时代中国的诗与远方——写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出台之际

2018-04-23 19:51:1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搭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雄安将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雄安大学,世人神往。

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全面深化改革驶向更深水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雄安将先行先试,率先突破。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雄安将探索新路,示范全国。

总结吸收改革开放40年经验成果,雄安将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创造雄安质量。未来,雄安将不是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复制”,而是诸多城市改革发展成果的“集大成”,并将成为新时代许多地方改革发展的“样板示范”。

  这是未来之城,更是历史之城

青春迈向远方,创新指向未来。

雄安无疑是一座未来之城。她从诞生伊始就走向“千年大计”的未来,无数的创新更把我们带向“未来已来”的现实感知。5G、IPV6、智能感知芯片、智能传感器、区块链、太赫兹、认知计算……新词新语纷涌,新技新术竞放;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利用得天独厚从零起步的优势,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雄安,将带我们走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未来。

但是,无论未来走多远,雄安将不忘初心,不忘历史传承。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雄安是一座历史之城。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狼牙山五壮士、雁翎队抗日救国。古往今来,雄安大地唱出一曲曲激越、高亢的燕赵之歌。

雄安新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大历史观,保持历史耐心,不留历史遗憾。

夜幕中的春花与雄县牌楼相互印衬。中国雄安官网记者 王永康 摄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基因、灵魂和特质。一个新城要立得住、传久远,必须传承好自己的历史文脉。去年以来,雄安不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编制完成新区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先后开展了“记得住乡愁”和文化整理等系列行动。

古树不挪,古房不拆,古牌坊不动,建成“新城市的老场所”。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老人还可以在树荫下给儿孙们讲过去的事情。

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古迹,保护和发展历史古城、传统村镇,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保护是雄安规划建设的重要章节。南阳遗址、宋辽边关地道、燕南长城遗址,白洋淀水乡生产习俗和民俗文化活动,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圈头村音乐会、安新芦苇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得到弘扬和传承。

夜幕中容城县地标建筑容和塔,大车车顶灯驶向奥威路后,在夜空留下一道绚丽的光。中国雄安官网记者 王永康 摄

开拓和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和弘扬。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未来雄安,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时代创新的城市风貌。

北城,中苑,南淀,起步区空间结构设计,将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向。构建布局规制对称、街坊尺度宜人的中心“方城”,塑造凝聚城市精神、承载中心功能的城市轴线,规划设计疏密有致、灵动均衡的南北中轴线。这是中华营城理念、中华文明基因、中国特色和文化自信的展现和传承。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建设典范。雄安新区还将利用水文地貌和历史文化,塑造以大溵古淀为核心的生态苑囿。保留农耕记忆、营造花海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都市田园风光。修复白洋淀生态,实现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城淀共生共荣。

白洋淀火车站广场,容城一儿童街舞培训班正在拍摄宣传片。中国雄安官网记者 王永康 摄

关键词:雄安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