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减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需提升整个社会教育素养

2018-03-22 08:36:3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减负”需提升整个社会的“教育素养”(新评弹)

今年两会,“减负”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将成为政府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问题。

“减负”是个老问题,是教育的顽疾、痼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根治,是因为其成因复杂。而越是复杂,就越需要仔细分析,牵住“牛鼻子”。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仍然供不应求是重要原因,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不够均衡,父母让孩子“上好学”的强烈愿望与教育发展“不平衡”、“好学校”供给“不充分”的矛盾,使受教育的美好愿望,异化为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纷纷将孩子送到县城、大城市的学校中去,导致了大班额的发生。同时,社会上的用人观和分配制度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单位招聘有学历门槛,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博士生、硕士生,甚至限定学校的排名和档次;不同学历、不同背景的收入差距过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父母们的教育焦虑。

从社会层面来看,公众教育素养的相对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什么是好的教育?是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分数,上一所好的学校,还是为了让人的发展更完善、更幸福,更好地成为他自己?当这些问题没有看清楚、想明白的时候,教育的过程就容易被异化,异化为流水线式的工业化生产,异化为用“邻居家”的孩子来评价自己的孩子的盲从。因此,提升整个社会,尤其是父母的“教育素养”,是当下最迫切的工作之一。

当然,学校评价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很多学校依然将关注点放在分数上、作业上、搞训练上,校外的培训和补习机构又没有摆正自身定位,未能做到和学校差异化发展,未能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需要。这都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