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推车送秧苗·种植交流会·做“后备箱工程”——桂南春耕图

2018-03-21 16:35:0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记者来到浦北县福旺镇北兰村,一场“香芋追芋、壮芋期种植交流会”正在进行。浦北县绿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燕萍手握话筒,用当地方言耐心细致地讲课,几十位农民听得认真。

李燕萍告诉记者,这些来参加培训的农民,有的来自浦北县偏远山区,有的从北海、玉林等外地特意赶来。

农家课堂周围的田地都种着成片的芋头,一些农民正在干活。“这两年种芋头效益好,一个七八斤的芋头能卖几十元,今年我们计划扩种芋头400亩。”李燕萍说,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合作社现有土地600多亩,除了种芋头,还轮种早稻、晚稻等。

“我发展芋头种植全靠李姐!”来自合浦县常乐镇李家村的蔡兴告诉记者,在李燕萍带领下,他家去年11月种了香芋32亩。“过去种甘蔗,1亩收入1000元左右,效益远不如芋头。李姐教我们种芋头,等到芋头上市,销售也要请李姐帮忙。”

  走一步看两步的“致富经”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拥抱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如何深耕自己所从事的“三农”事业有“主意”。

关键词一:不盲目跟风调结构。黄厚亮说,都知道种植经济作物来钱快,但由于跟风的人多了,产品价格不稳定。“我们这里是水稻种植传统产区,农民技术比较成熟,只要保证品质,不愁销路,价格也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我们合作社坚持种好水稻,没有跟风改种经济作物。”

关键词二:搞深加工叫响品牌。李燕萍表示,全县芋头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后,她就开办芋头加工厂。她说,只有搞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才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同时,当地土壤含有硒元素,要做好“富硒”“健康”品牌,这样产品更好卖。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