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沈建佳:173名各族孩子的“爸爸”

2018-02-27 16:46: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题:沈建佳:173名各族孩子的“爸爸”

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春节期间,新疆边陲小城特克斯,沈建佳的家很是热闹,前来拜年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汉族客人络绎不绝。

年过花甲的沈建佳,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干部,住在县城南边一处不起眼的平房小院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叩开沈家大门就算是回家了,因为沈建佳是他们最亲密的“阿塔”(哈萨克语,意为“爸爸”)。

  担当:“苦孩子”同一个“爸爸”

“阿塔,您还好吗?”22岁的哈萨克族小伙儿别克阿力仔细端详着沈建佳。沈爸爸身板仍然结实,但多了些白发。

沈建佳开心地点着头,一把挽住别克阿力,穿过院内狭窄的走廊,步入一幢内室宽敞的新屋。

“这房子是你6个弟弟的卧室,政府去年给新建的。”沈建佳指着正享受寒假的“儿子们”,向别克阿力一一介绍,“他叫阿衣布尔,17岁;这是巴格兰,今年16岁……他们有的来自贫困家庭,有的是单亲家庭,和你一样都是‘苦孩子’……”

2007年,由于家里兄妹多、耕地少,不堪重负的父母要求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别克阿力中断学业。

“沈爸爸知道后把我接回家,管我吃住,供我读书。”别克阿力现在已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还在县城组建了自己的小家,“是沈爸爸给了我现在的一切。”

沈建佳曾是军人,后转业到特克斯县林业局工作。从1986年开始,他陆续接收一些贫困家庭的农牧区孩子到自家住下,短则二三年,长则七八年,直到他们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32年来,他先后帮助173名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蒙古、回、汉等民族濒临辍学的孩子走进课堂,其中不少人考上了大学。

其中的艰辛付出可想而知。年轻时,沈建佳多次相亲失败,原因大多是女方嫌他家“人口”太多,负担太重。而今,退休了,他月工资超过5300元,在当地算是不错了,可几乎没有存款。

沈建佳从不后悔:“不读书,苦孩子就会一直苦下去,我吃些苦不算啥。”

行动:让孩子学会感恩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