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藏东第一隧”矮拉山隧道贯通记:气贯险峰,天堑变通途

2018-02-27 15:26: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经常跑国道317线的司机们熟知,过矮拉山要特别留心。

矮拉山路线,是从四川进入藏东的必经通道,平均海拔3900米以上,山路崎岖陡峭。近日,记者实地感受了一番。

“这里雪天比较多,一般都不敢乱跑这条路。特别是大车,如果路上有暗冰,是十分危险的。”过路司机李松告诉记者。

“如果要翻越这座大山,小车需要一个半钟头,大车得两个钟头,遇到雨雪天气则需要花费更长时间。”货车司机土丁才巴说道。

连绵的大山里、陡峭的悬崖上,车辆都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前行着。而在他们脚下,一个关于缩短翻越大山距离和时间的浩大工程正在进行。

2015年3月28日,矮拉山隧道正式开工,主洞总长4800米,隧址海拔3970米,是国道317线西藏境内的第一个特长隧道,也是名副其实的“藏东第一隧”。隧道穿越了两个断裂带,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软岩大变形、涌水、岩爆等情况不断发生,施工条件极为艰苦。

换上反光背心、做好登记、接受完安全教育后,记者才进入隧道。由于隧道还未完工,轰鸣的机器声震动着耳膜。隧道内幽暗、潮湿,让人有些许不适。

行进大概一公里,几根大铁柱让宽阔的隧道瞬间变得狭窄了不少。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铁柱顶着的地方一度让他们的心情跌落到谷底,这里倾注了他们不少心血。

“软岩大变形是隧道工程中最可怕的一种现象,它会造成初期支护开裂,骨架变形、仰拱和槽隆起开裂。当我们遇到这个情况时,几近绝望。”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矮拉山隧道项目总工程师宋文向记者描述。

据介绍,软岩大变形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前期开挖的隧道就会全部报废。面对这样的问题,施工人员只能迎难而上。虽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现场勘查,但软岩大变形是国际性难题,专家也只能给出大致方案,真正要解决问题还需现场摸索。就这样,矮拉山隧道的工人们开始了漫长的试验。

宋文继续说:“通过反复摸索对比,在变形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采取系统小导管注浆,当变形超过三分之二的预留变形量时,采用八米长的锚杆进行加固,从实践效果来看是很成功的。现在想想,那时真不容易。”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