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冬奥冠军在离开赛场后继续作贡献 传递中国冰雪的奥运梦想

2018-02-22 09:10:57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从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开始,冬奥赛场见证了中国运动员一次次的精彩演出,也走出了杨扬、王濛、周洋等家喻户晓的冬奥冠军。在平昌冬奥会的赛场上,周洋、张虹等仍在继续着自己的奥运生涯,而另一些冬奥冠军则在离开赛场之后,继续在不同岗位上作着贡献,传递着中国在冬奥会上的光荣与梦想。

杨扬:忙碌中的传承与期待

中国短道速滑的精神是什么?在中国第一个冬奥冠军杨扬看来,答案是“勇于担当”。中国队迄今为止的12枚冬奥会金牌中,有9枚出自短道速滑。“过去几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在关键时候都扛住了。”杨扬说。

杨扬是中国首位以运动员身份当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也是国际滑联速滑第一理事,她既在为北京筹办冬奥会时献计献策,又将精力投入到短道速滑的普及中去——她在上海创办的短道速滑俱乐部已能够为国家青少年队伍输送人才。多年来,杨扬一直以不同身份在多个层面为中国体育事业作贡献。

平昌冬奥会期间,8年国际奥委会委员任期将满的杨扬依旧忙碌。她的工作早已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认可,巴赫邀请她委员期满后继续留在国际奥委会工作。

当然,短道速滑依旧是杨扬关注最多的项目,她乐于和运动员交流。回顾自己的运动员时代,“专注过程”是她最深的感悟,“对运动员来说,只有比赛过程是真实的,如果你把从起跑、滑行再到超越、团队配合都想明白了,结果是水到渠成的。”

当运动员时,赛前她会经常写一些小纸条作为“锦囊”放在兜里,比如“分到3道了,我应该注意什么?”“我的对手是某某,那我应该直线起跑还是切到里边?”“蹬冰时要注意什么?我的每一刀要怎样滑?”她说:“紧张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能把自己拉回到现实的比赛状态中,真遇到这些情况,身体就会有下意识的反应动作。”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