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博物馆里过大年”

2018-02-19 21:16:0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十几年前的春节,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防火防盗,老百姓的节庆活动和博物馆还没有明显的联系。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主题活动加入春晚、新年音乐会、贺岁电影等春节节庆活动的行列。

首先开始的是社教活动。如内蒙古博物院,从2004年开始在春节期间开展教观众写春联、剪窗花、踩高跷、扭秧歌等,主要是丰富博物馆的参观内容,增加节日气氛。

2008年前后,贺岁展开始在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出现。各博物馆以中国传统生肖文化为主题,以本馆藏品为依托,结合动态演示项目和数字化多媒体互动的生肖展,备受观众喜爱。如首都博物馆“博物馆里过大年”农历新年系列展第一回“乡土·乡俗·乡情——老北京传统节令风情展”在2008年红火开幕,随后一年一展,连续举办“牛年吉祥”“虎跃千年”“灵动宝兔”“祥龙瑞彩”“御马摇铃”“大美吉羊”“大圣来也”“金鸡唱晓”“瑞犬望春风”等原创贺岁展览,一直延续至今。南京博物院在2009年以“中国牛”开始了生肖系列展览,中国牛、盛世虎、欢腾兔、腾飞龙、报春蛇、奔腾马、大吉羊、如意猴、锦绣鸡、幸运狗,到今年已十期。随着各地参与的博物馆逐渐增加,生肖展从最初对文物的简单摆放,到内容策划和互动项目逐渐丰富,已各自形成品牌。

展览提升的同时,融入了节庆民俗文化的历史追溯及演变。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2009年开始举办“成都金沙太阳节”, 利用博物馆室外空间,以太阳、金沙、民俗为主题,通过观灯、烟花、美食、非遗技艺、演出等形式,延伸室内展览主题。2010年太阳节加入特展,2018年的展览是“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室内展览与室外活动互动。金沙太阳节至今已举办十届,昼夜开放,成为春节期间成都的著名文化品牌。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投入的加大,博物馆贺岁档展开更深层的文化建设。如南京博物院2017年“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禧春——南京博物院丁酉贺岁特展”、2018年“回家过年”,从禧春的忙年闹春、吉祥图案、和合的和谐观念与祝福,到回家过年的期盼,邂逅温馨的春节故事,提炼出春节这个传统中国节日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回家过年”作为探索性展览,通过不同年代的家庭场景和用品,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下百姓生活的“变”与“不变”——“变”的是物质生活日渐丰富,“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中国人最重视、也最熟悉的“过年”这样一个切口,传达企望生活安好的百姓愿望。展厅中悬挂着吉庆有余题材的公共装置,进一步阐释了展览主题。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