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沂蒙老区回乡见闻:乡村热盼“新动能”

2018-02-17 17:45:5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济南2月17日电(记者张志龙)乡村发展靠什么?记者春节期间回到沂蒙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发现不少村的发展振兴搞得火热。村民们说,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尤其需要注入“新动能”血液。

大年初一,见到郯城县青山村的村会计张志时,村里代表镇去县里会演的文艺队刚刚从车上下来。张志说,这些年,村里文艺活动越来越丰富,精神食粮多了。

可不是,村里变化可大了。文艺队的霞大嫂说,村里废弃的砖窑摇身一变成了湖景公园,环境优美;新修建的文化广场,大屏幕、健身设施和篮球场等一应俱全;不少村民也从原来的砖房住上了水电暖齐全的楼房……俺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村干部说,青山村地处郯城县李庄镇,区位优势并不明显。早些年,村民仅靠几亩薄田生活。后来,有些村民成立建筑队出去打工,有些村民经营猪肉屠宰生意,剩下的村民也调整种植结构,种起了蔬菜瓜果和花卉苗木。

“小康是没问题,去年年人均收入超过12000元。”张志说,但乡村振兴说白了不止是多赚几毛钱,道德、精神层面也不能落下。

“红事严禁过分闹婚,白事严禁搭台唱戏、吃流水席,严禁使用大棺材……”青山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夫玉说,要说前几年一开始搞大家不接受,现在没人不欢迎。腊月里村里高树坡老人去世,总共也就花了3000多块,搁在以前,搭台唱戏好几天,少说也得两三万元钱。

村风好了,乱七八糟的事情少了,村里精力也聚焦在发展上。去年,青山村成为郯城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首批试点村,已经完成了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改造。“这是个新平台,现在盼着有更多的‘项目’落地,有发展的‘新动能’。”张志说。

在沂蒙老区,像青山这样的村已越来越多。沂南县朱家林村创意小镇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临沭县“支前模范村”朱村这几年实现“蜕变”,农旅搞得有声有色;越来越多的老区村道路通,干净整洁,乡风向好,移风易俗。

记者了解到,过去的一年,临沂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89公里,建设农村无害化厕所40万户。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5个,新增省级传统村落11个,“好山好水好风情、美丽乡村看沂蒙”城市名片更加亮丽。

临沂市市长张术平说,乡村振兴战略正在革命老区落地生根,老区正引领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