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贵州当阳村王章礼一家:祖孙三代人 接力战贫困

2018-02-14 11:25: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2月初,一场少见的大雪将黔北山区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下。坐落在海拔1300多米“半山腰”上的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涪洋镇当阳村胜利组,更是一派银装素裹,整个山村都静了下来。

虽然道路湿滑,天气寒冷,但83岁的老党员王章礼却没有闲着,拄着竹棍走村串户,走访回家过节的外出务工人员,动员他们回乡创业。

尽管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已经退下来近20年,王章礼还是闲不住,一直为群众脱贫想办法,“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不在了,但我还是共产党员,带领群众脱贫的责任不能丢”。

王章礼所在的当阳村胜利组,山高坡陡、崎岖险峻,隔山望去,仿佛悬在半空中。

虽然生存条件恶劣,但王章礼一家却始终扎根在这里。40多年来,王章礼一家三代5名共产党员,持续接力带领当地群众筑坝修渠、开山修路、发展产业,向贫困发起冲锋。

引水:七年凿出九连环

胜利组的贫困,根子在缺水。

由于地处半山腰,无稳定水源,村民吃的是望天水。村里虽有700多亩水田,但多数只能种植红薯、洋芋等耐旱作物。遇上大旱,部分缺粮村民还得靠挖野菜度日。

距离胜利组4公里外的正安县吴家沟,水源充足,但要想把水从吴家沟引到胜利村,须先筑坝蓄水,之后翻越崇山峻岭,绝壁开渠。

1972年,37岁的王章礼出任胜利组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王章礼萌生了筑坝蓄水、修渠引水的想法。虽然祖祖辈辈都在盼水,但看着重重大山,大伙儿犯难了。

“干,我们可能会辛苦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不干,我们的后代子孙永远都得靠天吃饭。”时年不到20岁的陈孝台,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王章礼当年在动员会上说的话。

白天,王章礼带领村民到水源点考察,研究施工方案。晚上,召集院坝会,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出钱出力。

经过周密准备,1974年10月份,吴家沟“水坝”破土动工。经过全体村民3年奋战,一条高6米、长20米,底部宽10米、顶部宽6米的水库坝基终于竣工。

水坝建成后,胜利组村民又苦干3年,依靠钢钎铁锤,凿出了一条绕过四道山梁、穿越两道绝壁的引水渠,最终于1980年冬天将汩汩清泉引入胜利组。

“那时没有先进的工具,全靠人力一点点地磨,在绝壁施工时,用绳子绑在腰上,人悬吊在50多米的高空中。”王章礼的长子王大洪说,为了修水渠,先后有两位村民献出了宝贵生命。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