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当日启动。
中国官方在2015年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2015—2025年)》,提出建立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共性应用支撑平台。此次启动的项目隶属于这份规划。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顾行发研究员担任该项目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他说,项目将在已有站点设施和资源基础上,完成真实性检验场网布局和改扩建,建成由24个光学卫星真实性检验站、6个电磁卫星比测校验场、6个综合实验场、1个基准与综合实验室以及1个应用共性技术支撑服务系统组成的业务化的国家级应用支撑体系。
顾行发表示,建成后的支撑平台将面向“十二五”规划的9颗卫星及后续卫星的应用,提供共性、基础性服务与保障设施,实现业务卫星和科研卫星各载荷共性信息产品检验、共性技术评价以及基础资源共享。
国土、环境、减灾、测绘、地震、农业、林业、气象等陆地观测卫星应用主要行业、区域单位的用户和专家组成了项目用户委员会。项目用户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研究员方洪宾表示,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对提升卫星定量化应用能力、促进遥感大数据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发挥国家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指出,中国加快航天强国战略的实施,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建设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将有力提高地球综合观测领域创新能力、释放新型载荷的应用效能、降低应用门槛和成本,推动中国应用体系从科学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