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滇藏新通道有望春节前通车“最美自驾旅游线”缩短259公里

2018-01-15 12:05:23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工程沿线必须开凿绝壁;沿线怒水湍急,山体破碎导致滚石、坍塌、岩崩等地质灾害频发。沿线雨季长、降雨量大,路基沉陷、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施工安全隐患大;公路行经原生态旅游交汇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施工挑战巨大;在无人区施工,还面临缺氧、缺水、缺电、缺网络的考验;深山峡谷内日照时间短,高海拔、严寒冰冻……面对险恶的施工环境,项目指挥部在高山峡谷与滔滔江河间奏响了绝壁筑“天路”的凯歌。

技术不一定最新 但一定是现有条件下非常适用的

贡山丙中洛至吉瓦图公路改建过程中,建设者们根据沿线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情况,结合安全保通工作需要和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建设的目标,因地制宜选择了一系列技术方案。“技术层面来说不一定最新,但在保证技术指标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对在怒江大峡谷地形地貌特殊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却是非常适用的。”项目总工程师、副指挥长李银介绍说。

在丙吉公路K5+400—K5+660路段,左侧为大型滑坡体,右侧为滑坡堆积体,还紧邻怒江。原有便道基位于滑坡体中前部,路基右侧边坡为软弱堆积体,常年受江水冲刷,路基有被江水掏空的危险。李银他们因地制宜,使用了钢筋石笼进行路基防护,把工程开挖料或现场的天然中小石料,装入已编织好的钢筋笼,精准投放到相应点位,具有相对较强的透水性和柔性,稳定性优于同吨位的混凝土块体的特点。这样的办法,在沿途施工中多处采用,从2016年底至今,所有钢筋石笼完好无损,路基路面没有出现病害。

从贡山丙中洛到吉瓦图的原有便路,多为临崖临江路,地质情况复杂,边坡多为坚硬岩石。假如开辟新的路基或者向靠山侧开挖边坡,必将增加很大的工程量,而且施工安全隐患大,还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同时增加后期养护难度。建设者们果断采用了临崖临江路段锚杆混凝土挡土墙防护技术,减少边坡土石方开挖和对边坡植被的破坏,同时更能欣赏到怒江大峡谷的壮美景色,一举多得。丙吉公路沿线锚杆挡土墙中,最高处达到36米高,这是普通挡土墙所不及的。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