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17年我国外贸结束两年负增长态势 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2018-01-13 08:11:2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我国实行了包括降低部分商品关税等扩大进口的政策措施,完善了扩大进口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政策措施,对扩大进口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副研究员杨长湧说。

大宗商品价格同比上涨,推动进口值快速增长。据统计,去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同比上涨态势,带动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上升至109.4,价格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2.6%。同时,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传导至出口制成品,2017年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为103.9,价格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7.3%。

“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对外贸增长功不可没。同时,我国对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卓有成效,进出口分别增长了22%和17.3%。此外,2015年和201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基数较低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2017年的增速。

“国家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应持续显现,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国内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减负助力取得实效,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也是2017年外贸继续回稳向好的重要原因。”黄颂平说。

  基础巩固潜力逐步释放

  外贸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挑战

“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长27.2%,计算机出口增长16.6%,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10.3%,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出口呈较快增长态势,表明我国外贸结构正得到持续优化,国际竞争新优势将逐渐显现。”杨长湧说。

与出口相比,我国进口增速表现更为显著。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稳定增长,比如原油、铁矿砂、天然气进口量分别增长10.1%、5%和26.9%,部分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优质消费品进口较快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增长17.3%,发动机增长17.6%,数控机床增长13.8%,水海产品增长19.6%。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