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解忧杂货店》等改编自外国作品的影视剧先后上映 “中国版”如何拥有“中国心”

《解忧杂货店》等改编自外国作品的影视剧先后上映 “中国版”如何拥有“中国心”
2018-01-03 08:47:20 央广网

2017年,中国影视吹来一阵“日本风”。《嫌疑人X的献身》《麻烦家族》《追捕》《深夜食堂》《妖猫传》等电影电视剧,先后改编自日本文学或影视作品。这些原作大都在中国拥有较高的人气,改编后的“中国版”却褒贬不一。“本土化”够不够,“中国味”足不足,成了中国版能否俘获观众的关键因素。

由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正在全国电影院线上映。这部作品的改编路径,再次探讨了影视改编如何跨越文化差异,“中国版”如何拥有一颗“中国心”。

外国作品转译成中国故事,化解二者之间的文化、社会、时代差异,是本土化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对于这一点,《解忧杂货店》的导演韩杰有自己的答案:“中国文化的根最重要。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我们改编日本作品一定要找到这个根脉,一切才好梳理。”有些创作者在文化翻译传播上缺少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拿过来就直接用,生搬硬套日本的故事,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基础,则一定行不通。之前几部中国版作品水土不服,根本原因也就在这里。

除此之外,找到两个国家的对应感也很重要。中日两国的伦理现状、时代节拍有差异。日本原著的时间起点是上世纪70年代,那个时代日本经济正辉煌;而对中国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则特征更鲜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情感、伦理道德也在发生改变。将时间起点后推到八九十年代,我们找到了中国版故事的时代坐标,也就找到了符合原小说主题的人物坐标,基本解决了改编的难题。”韩杰说。

具体到这部电影,剧情的展开、人物的命运里,中国文化的痕迹也很明晰。影片中最核心的人物——无名老爷爷,他从旧社会走过来,曾经的爱情没有结果,他一生未娶,爱人张妈妈也一生未嫁,但两个人把这种伤痛转化为新的力量:老爷爷在杂货店给人写解忧信,张妈妈创办孤儿院,养育了一代代孤儿。韩杰认为,这种仁爱,正是传统儒家美德的体现:“整个故事是从2017年的一个夜晚3个孩子的出走讲起,无知反叛的孩子,在解忧杂货店逐步发现爱,逐渐产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美德。找到了这个文化的脉,整个故事的线索、情感力量、伦理观点也就随之树立起来。”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