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青年报:水滴不再直播 产品别再甩锅

2017-12-24 10:45:1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已经提醒了商家“贴告示”,并且在直播功能开通前一再提示确认,就可以免责?这确实是欠缺思考、心存侥幸。即便商家按照约定贴了告示,这种单方面的告知,对镜头对准的消费者也是不公平的。不愿意被直播,当然可以用脚投票、换一家店消费,问题是贴张纸压根不能确保所有人都知情,好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商家的群众演员,分分钟出演一场小型的《楚门的世界》。

贴张纸多省事啊。如果要严谨,那应该逐个主动口头告知,甚至签署书面协议。这下顾客的隐私权是获得保障了,可麻烦都麻烦死了,更何况,这么一来,目测客户多半要被吓跑。倒不如悄没声息地把活儿干了,甚至贴张纸的工夫都省掉,也没什么后果,没人惩罚他们。而平台要一个个甄别这些直播是不是违规、有没有侵犯他人权利,要下笨功夫,而且耗成本。于是乎,要想不出问题,可不都得依赖“侥幸”么?

关闭服务几乎是必须的选择。问题出在产品本身的逻辑,尽管360没有恶意,它也不能免责。

监控摄像头与直播平台结合的模式,只在特殊的限定之下,才能避开伦理风险,通过直播监督餐厅后厨卫生状况的“明厨亮灶”算是一个。至于家长想借助实时监控监督幼儿园,子女想通过监控及时了解独居父母的状况,这些本可以在直播技术的范畴之外讨论。

然而餐厅、健身房、舞蹈班呢?就因为这些不算私人场所,所以就没什么大不了么?想看商场里的监控,还需要警方在场呢,规矩严的商场都只允许顾客看到和他有关的监控内容。谁说公共场所就不用讲隐私了?

早就听说有些餐厅把直播当作推广渠道,并且能获得不菲的流量和关注,这一度令我理解不能。“出镜”的都是普通食客,都是寻常不过的吃饭场景,又不是名人网红。直到看了直播弹幕的截图,我才恍然大悟。高手果然在民间,仅凭几个场景,就能脑补出一台大型情感类真人秀脚本,狗血剧的编剧恐怕都望尘莫及。洒了狗血,就不愁流量,人的弱点暴露无遗。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