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这个党支部不一般:夜以继日只为“天眼”聚焦

2017-12-23 12:46:1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贵阳12月23日电 题:这个党支部不一般:夜以继日只为“天眼”聚焦

新华社记者齐健

入冬后的大窝凼寒意逼人。

清晨六点,浓雾还未散去,“天眼”反射面像一口沸腾的大锅。总控室忙碌起来,一条条指令通过计算机发往各控制节点,两千多个液压促动器一齐轰鸣,缓缓调整着反射面姿态。

“今天扫描M31仙女星系,距离地球254万光年,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在数十亿年后可能会与银河系相撞。”“天眼”工程调试核心小组组长、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姜鹏说。

“开始扫描M31。”负责数据中心维护的郝巧莉和黄梦林紧盯着干扰源监测系统屏幕。她们每天都要协调反射面和馈源支撑两大系统,把守“天眼”观测数据准确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像姜鹏这样的研究员或天文学家经常往返于贵州的观测基地和北京的国家天文台总部,但“天眼”是一台全天候射电望远镜,总控室24小时无休,像郝巧莉和黄梦林这样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就长期驻扎下来,负责日常运行维护。

2014年,“天眼”工程建设攻坚正酣,国家天文台贵州分部党支部在党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成立,“天眼”工程办公室主任张蜀新担任支部书记。

这是一个在板房里成立的党支部。张蜀新说:“工程建设阶段条件很艰苦,成立党支部就是为了建立坚强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和冲锋队作用,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年多过去,这个年轻的党支部从最初的8人增加到14人,他们中有6名80后,5名90后,这些年轻党员都是从工程建设一路走来,又转到运维和科研一线的骨干人员。

回忆第一次到“天眼”的情景,支部党员孙纯记忆犹新。“当时现场正在开挖土石方,时不时还听到放炮的声音。”孙纯说,她更没想到的是,自己负责协调的就是开沟布线工作,成了最年轻的甲方发包人。

电缆和光缆是埋在地下的“天眼”神经网络,跟一般的布线工作不同,“天眼”控制节点多,为了确保反射面变形协调统一,每个节点的信号大小要做到几乎完全一致。

由于设计和结构均无先例可循,在建造和维护运行阶段,“天眼”工程团队每天都要碰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很多都是书本上乃至最新的研究中不曾涉猎的。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