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档案君:成渝铁路是如何建成的

2017-12-21 12:06:21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数日前,档案君出差路过四川,高铁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一日千里,不由得感叹李太白所惊呼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早已一去不复返。

四川盆地山高谷深,道路崎岖,地貌复杂,自古以来就交通不便,但就是这样艰难的蜀道,却出人意料的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个超级工程——成渝铁路。在这条铁路背后,还有一段我们不太熟知的往事,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最早提出修建成渝铁路要追溯到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廷,拟自修川汉铁路,以“辟利源而保主权”。民国时期,四川地方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又曾多次提出修建川汉铁路及其西端的成渝铁路,并聘请工程师进行初步勘测和设计,专门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负责成渝铁路的建设。但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日,成渝铁路依然一根铁轨未铺,四川人民的铁路梦还停留在图纸上。

1949年底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为西南局第一书记,肩负党中央和毛主席“经营西南”的历史重任。生长在四川的邓小平深知交通对四川人民的重要性,建设成渝铁路的宏伟蓝图在邓小平心中更加清晰起来。入川仅仅几个月,邓小平在主持中共西南局常委办公会时,做出了“兴建成渝铁路”的重大决策。

  1950年,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等在西南军政委员会会议上。(图片来自人民网)

但此举谈何容易。四川此时虽已解放,但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一百多万土匪到处袭扰,还有一部分国民党军队散兵游勇还在到处流窜;四川筑路器材、钢轨、铁桥、机车车辆均靠外地运来,长江航运无大型船舶,重庆也无大型码头,物资难以运进;修筑成渝铁路也需大量资金,估算折合2.5亿公斤大米,而当时西南全年收入才约折合为40亿公斤大米。

修!下定决心的邓小平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并向中共中央和政务院汇报了方案。中央完全同意西南局的方案,指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决定的第一件巨大工程,一定要努力修好。

1950年5月上旬,在邓小平一手推动下,成渝铁路立即紧锣密鼓开始施工组织准备。

  修建成渝铁路时的场景。图片来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直属部队组成军工筑路第一总队,筑路大军高举“开路先锋”的旗帜,开赴重庆九龙坡、油溪等工地,揭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序幕。后来西南军区又从川东军区、川南军区、川北军区、川西军区和西康军区各部队总共抽调了3万多人,组成5个军工筑路总队。他们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既是修筑成渝铁路的主力军,又是一支重要的护路武装力量,在工地沿线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特务、土匪的骚扰破坏,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在整个成渝铁路的修建工程中,邓小平还特别尊重知识分子,尊重人才,虚心听取专家的建议指示,“对专家要大胆使用,让他们有职有权,并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从优照顾”。

著名铁道选线专家蓝田,1888年生于四川郫县,其父兄都是当年“保路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家中还保存过惩杀四川总督赵尔丰的军刀。他从1917年即开始从事铁路工作,多次参加成渝铁路工程局又几次退出。因痛心成渝铁路寸轨未见,他封存了所有的技术资料,在佛经中寻觅精神寄托。

修筑成渝铁路的工程启动后,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技术人员重新焕发了青春。为了精测线路,他从重庆沿长江徒步走到了朱杨溪,又从内江沿沱江走到金堂,提出改线方案,缩短线路里程23.8公里,替国家节省了大量的材料和施工费用。

铺路工作得到了四川群众的高度支持。铁路需要100多万根枕木,四川人民热情高涨地掀起了献枕木运动。一些青年献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老人献出了做寿棺的方材,有的人还献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各地群众还积极采伐送往工地,共献出枕木129万根。

筑路军民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凭着铁锤、钢钎、炸药、扁担、竹筐等简陋工具,怀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壮志,夜以继日,共挖掘土石方1460余万立方米,砌御土墙15万余立方米,开凿隧道14座,修建大桥28座、小桥189座、涵洞446个。

在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成渝铁路工程进展顺利。1952年6月13日成渝铁路正线505公里铺轨工程提前完工!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都驶往重庆的第一列火车出站。(图片来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