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同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项目签约落户重庆两江新区

2017-11-27 19:06:1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重庆11月27日消息(记者陈鹏)近日,重庆市与知名院校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首批签约活动在雾都宾馆举行,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何友生书记分别代表两江新区与同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签订合作协议。

同济大学将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围绕三方开展合作

同济大学是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中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据悉,同济大学将在两江新区成立同济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打造开放式的合作创新平台。

记者获悉,该项目包括三个方面建设内容:一是共建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将依托同济大学的技术成果、技术能力等科研资源优势,结合两江新区及各区县的产业基础、发展需求,在两江新区布局建设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创意设计等为主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通过集成各类优惠政策、创新资源等举措,将其打造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

其次,将共建国际学院。依托同济大学国际办学的政策和经验、能力和水平,联合同济大学7个国际合作办学平台和以同济大学牵头的“191”协同创新联盟,在两江新区布局建设国际学院,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特别是在工程技术高端人才培训方面,在中西部地区打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际合作办学典范。

最后,将共同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由同济大学和两江新区共同出资,围绕两江新区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窗口的功能定位,设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相关课题,系统开展两江新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工作,为国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谋服务,为同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学科发展布局提供参考。

中科院计算所布局西部研究所 打造新型高端研发机构

中科院计算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我国首枚通用CPU芯片。随着学科与技术发展,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以及孵化出了联想、曙光、龙芯、蓝鲸、寒武纪等高技术企业。目前已在全国设立14个分所,其中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浙江、河南、山东、福建等地。截至2016年底,计算所获得国家、院、市、部级科技奖励222项。

依托计算所的技术成果、技术能力等科研资源优势,中科院计算所将结合重庆及两江新区的产业基础、发展需求,采用独立法人、市场运作、开放协同、融合创新的方式,在两江新区直管区布局建设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重庆(西部)研究所。

据悉,该项目将以应用型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重点建设内容,形成科研、产业、人才、资本的循环圈,将其打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

其中,在应用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上,将依托计算所在计算领域的优势,通过计算能力服务平台的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基于大健康产业的应用研究为切入点,逐步完善云计算、芯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在两江新区直管区建设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应用型技术研究中心。

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上,将依托计算所的资源共享优势,按照“高站位、高规格;政府引导、多元投资;企业模式运作、开放式经营”的原则,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培育聚集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的产业化项目。

在人才基地上,将依托计算所教育资源和人才平台优势,结合重庆及两江新区实际发展需要,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重庆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