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知识付费遭遇盗版“乌云” 专家:版权保护是发展基石

2017-11-08 09:21:01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

知识付费遭遇盗版“乌云”

由于此类侵权发生的规模大、频次高、情况复杂,很难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理,目前版权方的处理方式相对温和。这种情况下,侵权行为的处理效果与侵权行为发生平台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

想听高晓松的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但又舍不得200元的订阅费?没关系,只要在网上随手一搜,你就会发现,打着“免费”“低价”旗号的微信公号和淘宝商铺正向你招手,而这些内容提供者,简单来说,就是“搬运工”。

尽管“知识付费”的概念已为人熟知,但是“盗版”,依然是诸多知识付费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侵权行为最大的影响是让原创者失去创作动力,导致用户难以获取优质内容。对我们平台来说,一方面是粗制滥造的内容影响平台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丧失了一部分对知识有付费意愿的用户。”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版权方和侵权者的“猫鼠游戏”,在知识付费时代照样得继续玩下去。不过,第三方版权服务平台维权骑士提醒,各知识付费平台只要能尽早建立版权保护体系,就能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低价”是卖点,“盗版”来导流

原价100多元、200多元的课程,现在通通免费,通通免费!对,你一定在朋友圈上看过类似海报。它告诉你,只要扫码进群,什么《蒋勋细说红楼梦》,什么《矮大紧指北》,你都能免费收入囊中。

而这些音频节目,如果通过正规途径收听,均需要支付订阅费。

“免费午餐”吃起来不难。用户只需将指定的宣传海报和广告语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选择“所有人可见”,之后截屏以显示自己按规定完成操作,就算正式获得了“免费听课”的资格。

之后,群里的负责人会甩出若干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之后,用户就能获得音频内容。

好一出简单粗暴的涨粉方式。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