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乌鲁木齐11月7日消息(记者蒋雪娇 乌鲁木齐台记者马仁婷)中午十二点,当记者来到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轨道安装二标项目部时,轨道测量员张波刚刚从地下测量回来,凌乱的头发和一脸的倦容完全不像是一个27岁的小伙子。张波说:“除了吃饭在房子,其他都是在地下。这个精密度达不到的话,我们在修的过程中也在跑车,也不能出岔子,必须得有这个责任心。”
在乌鲁木齐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铁轨铺设基地,张波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铺设到位的铁轨进行平顺度的精准调试。张波从事轨道测量工作已经有4年半的时间,虽说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是工程测量,但是他并不满足于专业特长的优势。在每天重复枯燥的轨道测量中,对不同工人师傅调试手法的细心观察后,实践出一套自己独有的甄别能力。也就是这份认真劲,张波在国家0.5毫米精准度标准内创下了0.3毫米的精准度。张波告诉记者:“两年前在其他项目就可以达到这个要求了,这个要看你平时根据数据还有现场工人。电脑上的数据是死的,还是得凭自己的感觉,靠自己的用心,平顺性、舒适性就比较好。”
其实,张波来新疆也就一年多时间,来这的任务就是建设乌鲁木齐地铁一号线。只有今年春节回了一次家,其余的时间张波都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背着测量设施和仪器,走在冰冷的铁轨上。今年5月中旬,张波带着班里三名见习测量员连续12个小时完成了350米长铁轨测量,他说:“从早上七点推到晚上七点,这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次,下达的任务必须完成。那时候感觉躺床上饭都不想吃。熬得晚上都睡不着了,倒不过来时差。但是你把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就很有成就感。”
地铁1号线轨道安装二标测量队有三个测量班,每班四个人,而张波所负责的二班除了他就是三个见习测量员。见习测量员邓洋洋说,想想那次的十二小时连续作业,他打心底里佩服自己的班长:“在那12个小时里是他一个人推完的,看着他精疲力尽了,已经累的不行了,还那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就是我们的榜样。”
在同事们眼中,张波从没有怨言,那股认真劲也从没有放松过,九零后的他凭着自己过硬技能成为同事们眼中的行业标杆。因为有了张波自创的工作方式,二班调试时限加快了三分之一,整个轨道安装二标26公里调试任务中,他们就完成了16公里,而现在张波唯一的愿望,就是年底地铁一号线客车在轨道上能安全试跑。张波:“我们现在北段轨道已经通了,我在这块还要负责调轨,必须把轨道的精度达到要求,到时候跑车的时候要让老百姓坐上感觉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