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扶贫有准头 脱贫有奔头

2017-10-29 07:15:57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效果如何?以雨坛乡为例,这两年,乡里搞了一个以“为他乡繁荣做贡献,为家乡崛起当先锋”为主题的党建扶贫活动,通过走访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和流动党员工作所在地,宣传优惠政策,引导人才回乡创业、回村任职。3万人口的乡,原本六成外出务工,这两年人开始回流,2500人返乡创业就业。

“老了干不动怎么办?还是得回来。”雨坛乡高甸村村民吴昭泽放弃自己在北京的装潢公司,回来流转500亩田种水稻,成立合作社,从老板到农夫,吴昭泽的优势很明显:有一定的资金、眼光,改变原本的种田套路,引入新品种,学习新种法,规模化种植,每年收入20余万元,带动周边35户贫困户就业,每年为贫困户增收3000元。

55岁的贫困户李玉珍算了笔账:家里有4.5亩田,过去自己耕种,刨去化肥、农药、人工,每亩收益只能管吃。现在租给吴昭泽,每年每亩租金250元,在田里打工收入5000元,比自己种划算多了。

“发展就是民生,发展了自然会脱贫。” 雨坛乡党委书记陈来娣说。吴昭泽如今已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谋划着全村的农业发展。同样,横埠镇黄山村的黄玉介利用在外学习的瓜蒌种植技术,回家流转101亩地,瓜蒌藤下还养了2500只鸡,每年收入20多万元,不仅自己脱了贫,还解决18个贫困人口就业,下一步准备带动贫困户种植瓜蒌。目前,在县里的激励下,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正转化为一个个种养能手。全县逐步形成以粮油、水产品、棉花、生猪、家禽、苗木花卉为主导产品的六大现代农业支柱产业。

针对贫困户自主种养,枞阳制定水产养殖、牛羊养殖、蔬菜种植、药材种植等十大类贫困户自主经营奖补项目明细“菜单”,让贫困户“见单点菜”,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截至8月初,全县贫困户申报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户奖补项目23676个、奖补资金2867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0倍。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29日 11 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