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河南省登封市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老井情深”

2017-10-19 18:02:55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登封10月19日消息(记者辛如记、胡晓辉)他是个穷苦的山里娃,却没有被贫困锁住脚步,走出大山投身西部大开发,用中原人特有的吃苦精神带回了令人羡慕的财富。他是村庄发展的带头人,不仅把“老井吃水贵如油,好小伙娶不上赖媳妇”的贫困村,建设成了十里八乡都羡慕的富裕村。他还是一位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秉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将困难群众的需求挂在心上。他个人捐资一亿元,给老井村民修建了现代化社区。多年来,他的企业带领职工累计向社会捐款2800多万元。他,就是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党支部书记、河南省“最美村官”刘庭杰。

嵩山脚下有个老井村,老井村村如其名,在村东头那口老井井沿上,提水麻绳勒出的一道道槽痕诉说着村里艰难的吃水史。1987年,天旱得厉害。昔日滋养着老井村人的老井,干涸到一天刮不出10担水。大冶镇开展万人吃水工程,要在与老井村相邻的川口村打一眼深井,供周边几个村子吃水。

已经23岁的刘庭杰早已自立门户,为了填饱肚子,他跟着自己的堂叔下矿挖煤,到周口贩煤,再把当地的西瓜拉回登封卖。就在那段用命挣钱的日子里,刘庭杰听说镇里要为村民打井,毫不犹豫捐了500元——在那个年代,这比一个国家公职人员一年工资收入的总和还要高。

1988年,年仅24岁的刘庭杰当选老井村的村委会主任,两年后,又成为老井村的党支部书记。修路、通水、通电,是刘庭杰给自己出的三道自考题。上任村支书的第二年,刘庭杰拿出了自己贩煤炭、卖化肥赚下的钱,向村里这条羊肠小道发起了挑战。他领着村民放炮开山,堆石填土,建造路基,硬是肩背手夯凿出了一条绕村的土路。

可是老井村水土流失严重,每年一下大雨,就把路给冲坏了,冬天修好,第二年雨季又被冲坏,一年又一年,村民们崩山取石将路面修了一番又一番,路基却再也撑不住了。

2008年,他再一次把家中的积蓄拿出来,一面号召村干部集资,一面一趟趟跑乡政府争取支持,终于扎扎实实为老井村修了一条绕村的水泥路,结束了老井村祖祖辈辈架子车进不了村的困顿。

和路一起解决的,是老井村的吃水问题。1993年,刘庭杰筹资30万元,历时半年,打了一眼256米的深水井。水有了,他想着村里发展工业壮大集体经济不能没有自来水,干脆一步到位,架设入户管道,给村里的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

关键词:河南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