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艺道游学”公益师训公开课提出“美术+游学”概念

2017-10-11 22:16:53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广州10月11日消息(记者何伟奇)“艺道游学·中国南粤古驿道少儿绘画大赛”项目推介会日前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艺道游学”特聘导师伍丽芳、余佳漫、张文深、麦业青、黄楚乔、覃桂选、苏子崴七位老师在师训公益公开课环节分享了自己的古驿道游学之旅,阐发对“艺道”的理解。

师训开场,率先上台的伍丽芳老师就提出了一个耳目一新的概念——“美术+”。在深受互联网思维启发的时代,“美术+”讲求的是在超越美术培养这一本位之上,通过对游学之路自然景观、建筑特色、人文风俗的解读与孩子自身特点的结合,让创造不只是单纯展现美术技法、造型,更是对自身个性与视角的展现,这与陈卫和教授在会议前段所作指导讲话中批判当下美术教育趋于技术化和趋利化的思想不谋而合。除了美术本位的学习外,孩子在游学的过程中获得的是历史文化滋养与综合能力的锻炼,这是超越课堂学习与书本知识呈现之外的深层次体验,不仅会反哺到美术作品中,更会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伍老师接着分享了与学生一起走进南雄梅关古道的经历,娓娓道来“美术+”的延伸。古建筑飞扬的檐角、庄严的气氛、历史的铭刻让人心生向往,孩子们在参加七夕民俗姓氏文化节中表现的新奇、欢欣之情与深度的参与感则更让人印象深刻。独具特色的当地民俗文化鲜活的感染力从讲述中延伸到会议现场,受邀前来的老师们恨不得钻入屏幕的照片中,与当地居民一起包散发着酸菜、肉末、辣椒辛香的“饺了糍”,在热闹的舞龙队伍中穿梭舞蹈,从这家出来又被簇拥到另一家中做客,大家对于七夕印象的解读,也因为南迁文化聚集地的文化习俗,增添了一分奇异的色彩。当孩子们在梅岭至高点上写生与回到宾馆中进行初稿创作时,在老师关于静态建筑和风景的启发的基础上,纸上的每一笔,都已带上对旅途中所见所闻萌生的感情的温度。

  

相关报道:

    关闭